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门头沟区

增加 18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门头沟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1万年前的 [[ 新石器早期 ]] ,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就是 [[ 北京 ]] 历史上著名的“ [[ 东胡林人 ]] ”。
商及 [[ 春秋战国时期 ]] 的文化遗址亦有发现。
[[ 汉代 ]] 属蓟县,唐属幽都县。
唐末至辽末的二百年间属 [[ 玉河县 ]] ,金初并入宛平县治下。
元初,门头沟区山区存在过一个“大 [[ 周朝 ]] 元年”政权。
[[ 明代 ]] 宛平县在此派典史。清 [[ 道光 ]] 二年派县丞。
1928年成立北平特别市,其余部分属 [[ 宛平县 ]]
门头沟解放后,先后是 [[ 北京市 ]] 属的28区、20区、16区,1952年成立京西矿区,下辖8区1镇。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辖界改称门头沟区。
===天然洞穴===
人类的祖先始居在天然洞穴之中,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从 [[ 旧石器时代 ]] 进入 [[ 新石器时代 ]] 。在 [[ 东胡林人 ]] 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和用牛肋骨穿成的骨锡,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原始畜牧业的萌芽。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
===发展史===
====上古时代====
门头沟区地处古 [[ 冀州 ]] [[ 周武王 ]] 十一年(前1066年)设燕、蓟政区,区境属蓟,燕并蓟后,区境属燕。
[[ 战国时期 ]] ,燕为七雄之一,设置上谷、渔阳、右 [[ 北平 ]] [[ 辽西 ]] 、辽东5郡。
区境东部,今龙泉、永定、 [[ 潭柘寺 ]] 三镇范围均属渔阳郡,其余地域属上谷郡。
====春秋战国====
在军庄村一带春秋战国墓葬中出土的 [[ 燕国 ]][[ 刀币 ]] [[ 青铜剑 ]] [[ 青铜戈 ]] 等,说明了当时境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 
秦并六国后,行郡县制,区境属广阳、上谷二郡。
三国时,区境属幽州。
公元250年,魏征北将军 [[ 刘靖 ]] 屯兵幽州,为解决军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军士1000余人,修建车箱渠(引水渠)和戾陵堰(拦水坝),于境内三家店处引漂水( [[ 永定河 ]] )人高梁河,使蓟城南北灌田2000顷。
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 西晋 ]] 佛教盛行, [[ 晋憨帝 ]] 建兴四年(316)在区境内修建佛教名刹 [[ 潭柘寺 ]] ,初建时称嘉福寺,后屡经扩建、改名。因寺后有 [[ 龙潭 ]] ,寺前有朽树,故称潭柘寺。
[[ 东晋 ]] 政权偏安南方,北方出现了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 北魏 ]][[ 太平真君 ]] 七年(446), [[ 太武帝 ]] 发司、幽、定、冀四州10余万人,修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 [[ 黄河 ]] ,广袤千里,今境内尚留有北魏长城遗迹。
[[ 东魏 ]][[ 武定 ]] 三年(545), [[ 平远 ]] 将军元勒动用民工1500余人,在区境内 [[ 河北 ]] 衬西北筑城戍边。
====隋唐时期====
南北统一,“罢天下诸郡”,设州县二级地方行政建制。区境内上苇甸乡、王平地区办事处范围以东属幽州 [[ 蓟县 ]] ,其余地域属燕州 [[ 沮阳县 ]]
[[ 武德 ]] 五年前,在境内 [[ 马鞍山 ]] 修建 [[ 慧聚寺 ]] [[ 明代 ]] 重修后改名 [[ 万寿寺 ]] ,俗称 [[ 戒台寺 ]] )。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区境分属蓟、怀戎二县。
唐兴隋亡,建中二年(781),析蓟县西部与广平县东部置幽都县,区境东部属广平县。县治所由原古城(石景山区)迁至区境内辛秤村(今分东、西辛秤),此为境内设县之始。光启中年(885年~888年),置永兴、矾山二县,区境西部属矾山县。
765,9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