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肇中

增加 1,28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9-11T06:40:52+00:00}}
{{refimprove|time=2019-09-11T06:40:52+00:00}}
{{Infobox person
| name = 丁肇中 <br/>{{lang|en|Samuel Chao Chung Ting}}
}}
''' 丁肇中 (英语:Samuel '''Samuel C. C. Ting ,1936 ,(1936 年1月27日-),擁有美國及[[ 中華民國]] 國籍,為華 裔美國人,[[ 物理]] 學家 ,[[中央研究院]]、[[ 。現任 美國 麻省理工 學院]]院士及教授。<ref>[[中國科 http://web.mit.edu/physics/people/faculty/ting_samuel.html   麻省理工 學院物理系SAMUEL CC TING托馬斯·達德利·卡伯特研究所物理教授。197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外籍院士 </ref> ==發現J粒子==1970年左右 已經發 任美國了許多基本粒子。其中大多數包含兩個或三個夸克。 1974年,和[[ 麻省理工學院伯頓·里希特]] 教授。他曾 (Burton Richter)彼此獨立地使用高能粒子碰撞,彼此獨立地 發現 新的重粒子,稱為J / psi,通過實驗證明了第四個夸克的存在,此夸克後來被稱為“魅力”。<ref>[[次原子]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ting/facts/ 1976年諾貝爾獎獲獎者 -塞繆爾·CC·丁] </ref> 因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發現J 粒子 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並 把那種新粒 在其職業生涯中獲得了許多其他獎項。 他的進一步開創性成果包括: 核反物質(反氘核)的觀察; 電子族(電子,μ子和tau)的尺寸的測量結果表明,電 命名 族的尺寸為零(半徑小於10 -17)厘米);  對光線和大量光線的精確研究表明,光線和大量光線可以在高能量下相互轉換,並 “J 夸克模型提供了關鍵的驗證;原子核半徑的精確測量。 發現膠子(負責傳遞核力的 粒子 );對膠子特性的系統研究;對μ子電荷不對稱性的精確測量,首次證明了標準電弱模型(Weinberg,Glashow和Salam)的有效性;宇宙中電子家族和中微子物種數的確定 並因此而 電弱統一理論的精度驗證。 ==榮譽==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院士。  獲得1976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76 [[諾貝爾]][[ 物理]] 學獎。
==語錄<ref>[https://zh.wikiquote.org/zh-hant/%E4%B8%81%E8%82%87%E4%B8%AD 維基語錄]</ref>==
* “能考第一名當然好,但考試是考以前的經驗和知識,而科學恰恰是質疑前人的知識,通過實驗創造新的知識。”
 == ''' 視頻'''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LBmlaBRL8
|alignment=inline
|description= '''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上——丁肇中'''}}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科學家]]
72,9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