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來刺子莞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台灣最後棲地
五、蘭科植物、拎壁龍等附生植物也補充森林的空隙,使浮島森林結構更成熟而完整。
整座浮島棲地及湖域環境更孕育出魚蝦、蜻蛉、蛙類、龜鱉、爬蟲、水生昆蟲…等,因此更吸引成千上萬的候鳥、留鳥的青睞,紛紛駐足。每年十月北方的水鳥從西伯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帶來水草種源,在雙連埤過完年後,又繼續南飛到東南亞、馬來西亞,三、四月北返時,又把南方水草種源寄養在雙連埤。雙連埤高度、緯度剛好是北方草種的南限,南方草種的北限,且湖域夠大,深度約一至二公尺的淺湖溼地環境,配合間歇性的上、下水位,使水生植物的五種類型均適存,加上氣溫適中,冬季不結霜,不會凍死弱勢團體,夏季又多雲霧,不使強勢族群大繁衍,經大自然五千年的孕育造化、演替,一點一滴造就了的雙連埤的浮島特殊生態 。<ref>[http://video.peopo.org/news/2885 雙連埤的浮島生態] 公民新聞2007.07.03 21:30。</ref>
== 影片 ==
2,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