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智化寺

移除 3,3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智化寺京音乐<ref>[https://culture.china.com/heritage/memory/jingyinyue/ 智化寺京音乐],中华网</ref>是中国现存古乐中唯一按代传承的乐种。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将宫廷音乐移入智化寺,在智化寺传袭至今,从未间断,21世纪初已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身,同[[西安都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南管|福建南音]]并称中国“五大古乐”<ref>[https://fo.ifeng.com/news/detail_2012_09/17/17670412_0.shtml?_from_ralated 五大古乐会聚第三届北京智化寺音乐节 演绎经典],凤凰网,2012-09-17</ref>。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古朴,保留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乐===
1952年底,查阜西、杨荫浏等人采访智化寺音乐(京音乐),认为 “最晚也和北宋的‘鼓吹教坊’有关”。1954年,“京音乐研究会”成立。文化界名人[[丁西林]]、[[吴晗]]、[[老舍]]、[[梅兰芳]]等人都曾对京音乐的研究给予支持。1986年3月,在中国佛教界领袖[[十世班禅]]、[[赵朴初]]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智化寺京音乐为主的“北京佛教音乐团”,此为中国首个以佛教音乐学术研究和演出为主的音乐团体。1987年1月,智化寺音乐艺僧应邀到[[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七个城市演出,获得成功。为了传承“难学易忘少人知”的京音乐,1991年12月,在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河北省]][[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六名农民子弟入智化寺学习京音乐。京音乐曾多次在[[北京音乐厅]]、[[中国国家图书馆]]音乐厅演奏。2004年4月6日,[[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来华访问时,专程到智化寺欣赏京音乐。2004年底,81岁的智化寺音乐第二十六代传人张本兴率领已学习智化寺音乐十年的六位弟子录制CD专辑,以系统保留仅存的43首京音乐资料。
== 佛经视频==
===<center> 智化寺 藏有大批佛经,元明清三代有明确纪年的佛经均有。该寺以明代各朝佛经最为丰富,包括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天启年间的佛经。智化寺藏经以明代前中期居多。明代有明确纪年的佛经仅缺少建文、万历、泰昌、[[崇祯]]四个年号。清代佛经有明确纪年的是[[康熙]]五年和康熙八年的。此外,还有民国辛酉年(1921年)[[ 剧]]戏班演员[[余叔岩]]诚献的梵夹装《九皇盛会》。除《永 北藏》官刻本、乾隆版大藏经经板外,智化寺还藏有大批明代民间坊刻本,均由信徒供奉,其中既有佛家子弟,也有官员(称为“佛信官”)。相关视频</center>===
*元代佛经:1984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所长[[杨文书]]从如来殿佛像腹中发现三卷带[[千字文]]编号的元代刻本藏经:《大金色孔雀王咒经》<refcenter>[http://www.fhsnft.com/index/?info-46.html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福慧 智化 ,2016-02-05京音乐-成品赏析篇</refcenter> 、《[[陀罗尼集经]]》、《[[大宝积经]]》。三经的版式相同,都采用藏经纸,卷轴装。这三卷元代佛经有三个不同的千字文序号,在书牌中使用“刊印”一词,并写明总数有“三十三大藏”,可见此三卷佛经并非零本,也非用其他旧经板印造,而是属于一套完整的官版[[大藏经]]。因为其版式与《[[赵城藏]]》相同,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其很可能是《[[弘法藏]]》的一部分。
*御赐《[[永乐北藏]]》:又名《北藏》。[[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敕令雕印,永乐十七年(1419年)始刻,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完成。参与者有道成、一如等人。刻藏地点为北京,经版由[[司礼监]]掌管,藏于汉经厂(地址位于如今的[[嵩祝寺]])。明英宗复辟后,特地在[[天顺]]六年(1462年)颁赐智化寺大藏经一部及经橱并立碑记。如今此碑仍立在如来殿。如来殿内两侧有高大的曲尺形藏经橱,存放明英宗御赐大藏经。经橱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挑檐像佛冠,俗称“毗卢帽”;中部是经橱,共640个抽屉,按千字文顺序排列;下部是须弥座。上、下两部分有许多精美的雕饰,主要有如意云纹、卷草纹、莲瓣纹、宝相花纹,上檐还有[[梵文]]真言及吉祥八宝纹饰。各部位的雕刻十分精细,漆金彩绘虽然已经褪去,但仍存浓郁丰厚之感。<center>{{#iDisplay:g0318w2z8e7|650|480|qq}}</center>
*乾隆版大藏经:又称龙藏、清藏,是清朝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也是中国最后一次官刻汉文大藏经。清藏奉[[雍正帝]]御旨雕刻,因为每卷首页有雕龙“万岁”牌,故又名《龙藏》。[[雍正]]十一年(1733年)始刻,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经板78230块,经书7240卷。完成后曾印制一百部,分赐全国各大寺院,1935年又曾经印刷了22部,另外有少量刷印,但累计总数未超150部。 <center> 智化寺 藏有乾隆版大藏经的经版及经卷。京音乐-精品集锦篇 </center>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血经:智化寺藏有一部由佛信官普铭等二人于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发心次(刺)血尽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人的目的是“上报四恩,下资三有,法界有情,同圆种智”。该血经先在纸面上捶拓出文字痕迹,再用血描写。如今字迹已呈红褐色。<center>{{#iDisplay:r0318fg4m78|650|480|qq}}</center>
*转轮藏:北京市境内现存三副转轮藏,除智化寺藏殿的一副明代的外,另外两副分别在[[雍和宫]]、[[颐和园]],都是清代所制。
==参考文献==
111,6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