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智化寺

移除 6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钟楼:位于智化门外东侧,为上下两层。形制与鼓楼相同。钟楼内有一口铜钟,铸于正统九年(1444年),口径1.05米,高1.60米,唇厚9厘米。钟身铸有二十多种[[梵文]]经咒。此钟的原件如今藏于[[大钟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鼓楼:位于智化门外西侧,为上下两层。黑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均为7.1米。下层为拱券门,单翘三踩斗拱,甃以砖壁,上层为四出门,单昂三踩斗楔,木制障日板壁。下层角科之坐斗,其阔度比普通坐斗大一倍,好像并列了两具坐斗,这种做法既增加了载重力,又不至于因多加一具坐斗而使下檐伸出过长,影响上下两层的比例。 鼓楼内的大鼓现放在智化殿内西侧展出,鼓楼内现有该大鼓的缩小版复制品。1987年,在修缮鼓楼时,鼓楼内的明式大鼓被移到如来殿内。2003年,工作人员清除大鼓表面积存的尘土时,发现大鼓上盘绕有一圈金龙。从2006年起进行修复,2011年修复完毕,重新展出。该鼓高1.45米,鼓面为牛皮制做,口面直径1.07米,鼓身最大直径1.37米。漆面图案以“二龙戏珠”为一组,共四组,八条金龙腾跃,构图灵活。加上两个鼓面各绘一组“二龙戏珠”,整个大鼓共计12条金龙,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风调雨顺。金龙全部为沥粉贴金。[[徐苹芳]]在看完该大鼓后评价:“明代大鼓并不少见,但鼓身上绘有金龙的鼓在国内非敕赐寺院中极为少见,至少在北京还没有听说过,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ref>[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18/c_121879928.htm 罕见明代大鼓经5年修复后首次在北京智化寺展出,新华网,2011-08-18]</ref> 
*智化殿:相当于大雄宝殿。面阔三间,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井口天花。殿内正中原有白石须弥座,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坐像。1972年,上述三世佛像移往北京西山[[大觉寺 (北京)|大觉寺]]大雄宝殿(因为大觉寺大雄宝殿内原有的三世佛像此前已移往[[广济寺 (北京市)|广济寺]]);十八罗汉像也被移走。如今,智化殿中央改供原存大悲堂的三世佛,体量较小;两侧设有展柜,举办各种展览,展柜南北两侧各有多尊佛像、罗汉像。智化殿明间层顶内原有天花藻井,为斗八式平面方形,结构复杂,工艺精巧,金碧辉煌,是明代建筑木雕中的精品,1930年代与万佛阁内的藻井一起被寺僧擅自出售给美国人史克门,流失到[[美国]],前者收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后者收藏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智化殿后部(北部)有[[抱厦]],其内设有展柜,展出该寺文物。从[[抱厦]]内向南看,可见明代壁画《[[地藏菩萨]]说法相》,壁画高3.14米,宽4.7米,总面积14.76平方米,采用对称式构图,绘有13个人物,正中是地藏菩萨,其右侧(观看者的左侧)是闵长者,其左侧(观看者的右侧)是道明和尚,冥府十王则分布在画面两侧,每侧五位。壁画构图严谨、笔法细腻,是明代壁画中的精品。[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11-07/12/content_78508.htm 北京智化寺:从家庙到名刹,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12日]
==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是中国现存古乐中唯一按代传承的乐种。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将宫廷音乐移入智化寺,在智化寺传袭至今,从未间断,21世纪初已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身,同[[西安都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南管|福建南音]]并称中国“五大古乐”。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古朴,保留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zhihuatemple.com/Temple/Music/ 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于2014-09-14查阅]</ref> 
===佛乐===
1982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恢复活动后,在[[凌海]]成等人积极推动下,一些老乐僧被请回庙里。当时共找到八名,分别是明声、秀全、增远、兆禅、绪增、福广、学礼、本兴。其中增远和福广是智化寺第二十七代和第二十八代僧,一个吹笛,一个捧笙,加上吹管的绪增,成为主要演奏者。智化寺音乐与[[西安]]城隍庙音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起,同属我国现存的最古老音乐。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1986年3月31日,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同年底,该团即赴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智化寺音乐由京音乐、禅音乐这两种音乐组成,二者的曲目、演奏风格不同,演奏乐器也不完全相同,根本区别在于内容不同。京音乐主要由宫廷音乐、寺庙音乐、民俗音乐组成,禅音乐则主要是佛教音乐,即佛事中的赞偈。现在广为传演的是京音乐。
  大约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外传到天仙庵,后来分别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庵、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多座寺院。<ref>[http://sports.sina.com.cn/s/2006-01-13/1617757184s.shtml 智化寺京音乐乐谱像天书,新浪,2006-01-13]</ref> 京音乐流布的北京寺庙主要有:<ref>张哲琦,智化寺京音乐存见古谱研究,山西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ref>
{| class="wikitable"
|-
248,1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