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撮泰吉
,無編輯摘要
2006年,彝族撮泰吉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f>{{cite web|ur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917.htm|title=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publisher=[[中国国务院]]}}</ref>。
中文名撮泰吉 拼 音cuō tài jí 区 域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别 称撮寸几、撮屯姐
==名称==
“撮泰吉”是彝语“{{lang|ii|<big>ꊿꄠꐛ</big>}}”的音译。
*“{{lang|ii|<big>ꊿ</big>}}”的意思是“人”,“{{lang|ii|<big>ꄠ</big>}}”的意思是“变化”,“{{lang|ii|<big>ꐛ</big>}}”的意思是“游戏、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类变化的戏”。故“{{lang|ii|<big>ꊿꄠꐛ</big>}}”也意译为“变人戏”。<ref >{{cite journal zh |author=庹修明|year=1987|title=原始粗犷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journal=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issue=4|pages=67-72}}</ref><ref >{{cite encyclopedia |year=2009|title =傩|encyclopedia=[[中国大百科全书]]|publishe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location=北京|edition=第二版|ISBN=978-7-5000-7958-3}}</ref>
==流传地域==
撮泰吉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以裸戛村寨为中心的彝族山寨。[[云南省]]一些地方、贵州省[[赫章县]][[珠市乡]]原也有撮泰吉表演,但没有传承下来。<ref name=FAR>冯阿锐. 威宁彝族“撮泰吉”文化及保护研究. [[贵州民族学院]]硕士论文, 2011.</ref>{{rp|36}}
威宁县地处黔西北,是滇黔两省交界县,毗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板底乡位于威宁、[[赫章]]两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2800米)附近,气候寒冷,[[农业]]生产环境恶劣,过去还常有[[虎]][[豹]]出没,原为[[盐仓镇|盐仓]][[土司]]家的围猎场。
裸戛村的撮泰吉由祖辈传承下来,保存最为完整;附近的结里、妥乐冲、木城、曹家沟等彝寨的撮泰吉都学自裸戛村,且流行面较为狭窄,表演人物也有一定缩减。撮泰吉如今只在裸戛寨保持演出活动。
==演出==
===时间===
撮泰吉的演出时间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的夜间演出。最后的“扫寨”部分只在正月十五进行。
===人物===
撮泰吉的演出有六个固定[[角色]],均有名无姓。
*惹嘎阿布({{lang|ii|<big>ꌯꈝꀮ</big>}},{{IPA|zɛ<sup>55</sup>ga<sup>21</sup>bu<sup>33</sup>}}),意为山林老人(山神),2000岁,不戴面具,青巾包头。头顶[[玉米|玉米棒]]装扮的金角,象征苍老。贴[[麻|麻丝]]或[[麦|麦草]]装扮的白胡须,象征长寿。戴[[鸡蛋|生鸡蛋壳]]制成的[[眼镜]],象征洞察。青衫拖到地上,象征智慧、老练。
*阿布摩({{lang|ii|<big>ꀋꁍꂿ</big>}},{{IPA|a<sup>21</sup>pu<sup>21</sup>mo<sup>33</sup>}}),意为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为面具中最大,绘有横向波浪纹饰。
===面具===
撮泰吉面具用本地产的[[杜鹃 树]] 树 和杂木制作,先砍出脸壳毛坯,然后[[雕刻]][[五官]],再用[[墨汁]]或[[漆|黑漆]]涂抹作底,用[[粉笔]]或[[石灰]]勾画纹饰。撮泰吉面具风格独特,不同于[[戏曲]][[脸谱]]或[[傩戏]]、[[地戏]]的面具;长约30[[ 厘米]] ,宽20厘米,比人脸约大一倍;上宽下窄,四角呈[[弧形]];[[前额]]宽阔,略微突出;[[眼睛]]大,呈倒八字(唯独阿安面具的眼睛为横向);[[鼻子]]高大,十分突出;不求精雕细刻,气质古朴、粗犷。
===服饰===
除惹嘎阿布外,其他角色均用布缠成[[圆锥形]],作为头饰。阿布摩、麻洪摩用白色,其他人用黑色。一说阿布摩也用黑色。
除惹嘎阿布外,其他角色均穿平常[[ 衣]][[ 裤]] ,并用布条将[[ 四肢]] 、[[身体]]缠紧。
===念白===
演出使用彝语,间杂少量汉语。除惹嘎阿布外,其他角色都用[[吸气音|吸气]]而非吐气的方式说话,低沉、沙哑、奇特。ref />
===伴奏===
没有[[乐队]],仅有两或三人用[[锣]]、[[钹]]、[[鼓]][[伴奏]],只在登场和[[舞狮]]时敲打。据说过去有固定的锣鼓经,但已失传,现在演出时全靠即兴发挥。
===流程===
====[[ 祭祀]]====
首先在演出场所的四角点燃四盏[[灯笼]],惹嘎阿布宣布,按照山神的旨意演出。
狮子、牛、阿布摩、阿达姆、麻洪摩、嘿布、阿安、奏乐的伴奏人员依序登场,绕场一周,然后狮子、牛、阿安退场。
阿布摩为首的四位“撮泰阿布”手持光滑的木棍,步法沉重,走入场内。四人放下木棍,面朝[[ 西方]] (祖先迁来的方向),先向[[ 天地]] 、祖先、四方神灵[[ 祈求]] ,然后[[香|插香]]、[[奠祭|奠酒]],敬拜祖先。
随后进行“铃铛舞”(音译为“肯毫崩”)。
====[[ 耕作]]====
祭祀结束后,“撮泰阿布”手持木棍,上身僵硬, [[膝盖|双膝]]微微弯曲, 两脚外撇成八字,行动迟缓,同手同脚、跨大步行走。四人齐声说话,向观众询问惹嘎阿布的所在。
惹嘎阿布上场后。阿布摩代表“撮泰阿布”说话,先表明四人来自[[粮食]][[丰收|丰饶]]的谷彻贝谷([[云南]][[昆明]]),然后历经阿余斗米(云南[[东川]])、古闹陆居([[贵阳]],泛指[[贵州省]]境内)、八滴猴兔([[威宁]][[草海镇 (威宁县)|草海]],即威宁县城)、纳缕祖谷(威宁盐仓土司家),最后来到裸戛院子(今威宁板底乡曙光村),然后表示此地连遭[[ 荒年]] ,此行目的是给当地人送来[[种子|谷种]],要在此[[开荒]][[种地]]。
惹嘎阿布说种地需要耕牛,就带四人买牛;四人看妥后,每人拿出三百两[[银子]],买下了牛。然后四人牵牛、[[犁地]]、大土块。牛突然倒地不起,四人请来惹嘎阿布,得知需要给牛喝盐水,便取来[[盐巴]]、化成盐水喂给牛。随后四人分工合作,耙土、烧草、撒灰、[[播种|播撒]][[荞麦]]种子、[[收割]]荞麦、刮场坝、[[打谷|打荞麦]]。
劳动完毕后,众人坐下休息。嘿布拿出[[火石]]打火,为众人[[吸烟|点烟]]。阿达姆退场,随后带阿安上,阿安与众人亲热。阿达姆给阿安[[喂奶]]。阿安玩耍。嘿布挑逗阿达姆,从背后与之[[ 性交]] 。阿布摩发现后追打嘿布,然后自己与阿达姆性交。
惹嘎阿布为荞麦向“撮泰阿布”们致谢,然后带领四人念颂祝词,祝年年丰收,粮食吃不完。接着,惹嘎阿布又撒酒于地,念颂祝词,向天地[[ 神灵]] 和众多[[ 作物]][[ 敬酒]] 。
====喜庆====
为庆贺丰收,舞狮人和狮子上场,跳狮子舞。念词中有“[[ 农历六月|六月]] 初二下[[霜|大 霜]] ”。
====扫寨====
惹嘎阿布带领“撮泰阿布”们去扫寨。[[村寨]]各家各户都备好酒肉。五人来到每份人家,“撮泰阿布”都会把木棍插在坑上摇来摇去,进行祈祷(在一些[[ 婚姻|婚后]] 多年未[[ 生育]] 的人家里,“撮泰阿布”还会做示意性的交媾动作)。惹嘎阿布向主人讨要鸡蛋和麻,每扫一间屋子要一份。然后,惹嘎阿布念颂祝词,将福禄威荣留下,将[[ 灾害]] 、[[ 疾病]] 扫走。
接下来,五人来到村寨边建有灵房的山上,先埋掉三个鸡蛋,然后点燃从各家屋子四角扯来的盖芳草,烧吃剩余的鸡蛋,再将火扑灭,齐声高喊:“火星走了!”随后“撮泰阿布”卸下面具,带回寨中,放在住在寨边且参加撮泰吉活动的人家里。
次年(一说次日),“撮泰阿布”们撬开掩埋的鸡蛋,视其[[ 腐烂]] 与否。未烂则预示来年丰收、平安,腐烂则为[[ 凶兆]] 。
====不同记录====
不同学者记录的撮泰吉演出流程存在差异。杨和森调查得到的演出流程,“扫寨”部分在“耕作”之前,丰收后用“喜庆”结尾。“撮泰阿布”也不是前来给当地人送种子的,而是当地人的代表,遇到“六月初二下[[雪|大雪]]”的浩劫,前往昆明,向惹嘎阿布求助,才获得了种子和劳力。
===原始雏形===
现在的撮泰吉演出流程中,有部分内容是后来新加或变动过的:
*铃铛舞是彝族[[ 丧葬]] 仪式上的[[舞蹈]],本身相当古老,但原来并非撮泰吉的一部分。这段舞蹈出现在撮泰吉中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1978年之间,目的是为了跟阿布摩和阿达姆的大儿子在“六月初二下大雪”后[[死亡]]的[[传说]]相对应。也有说法称,铃铛舞是在80年代录制[[ 电视]] 时,为了避免单调、丰富气氛而添加上去的。
*狮子舞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进入撮泰吉,是当时的撮泰吉表演者到邻县汉族家参加丧礼时学来的。
*剧中人物原包括阿布摩和阿达姆的[[ 儿子]] 、[[ 儿媳]] 和[[ 孙子]] ,交合表演也在配偶中进行。后将儿子、儿媳的角色替换为苗族的麻洪摩和汉族的嘿布,是为了照应贵州彝族“苗大哥、彝二哥、汉三哥”的彝、苗、汉同祖观念。
==研究==
===原始戏剧===
关于撮泰吉的性质,最初有多种不同看法,认为其属于戏剧、舞蹈或[[ 民俗]] 。后来的学者基本都同意,撮泰吉属于戏剧,是具有雏形的原始形态的戏剧,有[[ 主题]] 、[[ 情节]] 、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等戏剧要素,虽然只有一个[[ 剧目]] ,也没有歌曲等综合性手段,但已经不止是戏剧现象,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健全的戏剧形态。
===与傩戏的关系===
撮泰吉的演出记录本最早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学报 》上刊登时,标题为“撮泰吉(彝族''[[傩戏]]'' ·演出记录本)”。<ref>{{cite journal zh |author=文道华、文富聪口述,罗德显、杨全忠整理|year=1988|title=撮泰吉(彝族傩戏·演出记录本)|journal=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issue=4|pages=73-77}}</ref>同期另一篇文章则以“原始粗犷的彝族''摊戏''《撮泰吉》(变人戏)”为标题
,认为撮泰吉是最古老的傩戏之一,“扫寨”部分是撮泰吉的高潮和主题。撮泰吉属于[[傩戏]]的观点为很多学者接受。<ref>{{cite journal zh |author=顾朴光|year=1989|title=彝族古戏“撮泰吉”浅探|journal=中央民族学院学报|issue=4|pages=3-6、32}}</ref><ref>{{cite journal zh |author=曲六乙|year=1987|title=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 活化石” 价值|journal=戏剧艺术|issue=4|pages=91-101}}</ref>《中国大百科全书》也采用这种观点。
===交合动作===
撮泰吉中的交媾动作,有学者认为,先有嘿布与阿达姆交合,然后又是阿布摩与阿达姆交合,这是原始群婚制的反映。但有学者指出,阿布摩赶走嘿布、独占阿达姆的行为,已经是一夫一妻制的表现,与群婚制不符。<ref>{{cite journal zh |author=席克定|year=1991|title=“撮泰吉”讨论中的两个问题——与顾朴光同志商榷|journal=贵州民族研究|issue=2|pages=31-38}}</ref> 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交合动作属于[[ 生殖崇拜]] ,是古代[[ 农业民族]] 为求丰收而举行的[[ 孕育仪式]] 。
===惹嘎阿布===
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角色与众不同,不戴面具、不戴锥型头饰、不缠布条、不用吸气声说话、不用奇特姿势走路,在演出时还担负着类似[[导演]]的职责。有学者认为惹嘎阿布与彝族[[巫师|巫]][[祭司|祭]][[毕摩]]类似,但[[宗教]]色彩较淡,是毕摩早期的形象。也有学者调查发现,过去惹嘎阿布的装扮中,会在帽子正上方绘“王”字图案,以象征其是[[老虎]]的化身,故认为“惹嘎阿布”的最初意义——“山林上方的祖先”——就是对虎的[[避讳|讳称]],惹嘎阿布是彝族崇拜虎[[图腾]]的反映。
===原始人类和猴===
撮泰吉中,撮泰阿布们的装扮十分奇特。据表演者说,圆锥形头饰表示古人的尖锥[[发型]],身上缠着的布象征[[裸体]],表示古人当时还没有[[衣服]]。有学者指出,圆锥型发饰即《[[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录的“魋结”<ref>{{cite web|url=http://ctext.org/shiji/xi-nan-yi-lie-zhuan/zh|title=史记 西南夷列传|publisher=[[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f>(《[[汉书]]·西南夷传》作“椎結”<ref>{{cite web|url=http://ctext.org/han-shu/xi-nan-yi-liang-yue-zhao/zh|title=汉书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publisher=[[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f>),而与彝族关系密切的云南[[傈僳族]]至今仍保留这种打扮。
==传承意义==
撮泰吉因具有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这种原始[[艺术]]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撮泰吉因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而一直延续下来,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其遭受致命打击,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 彝族 ]] 撮泰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Category:非物质文化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