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沸散

增加 10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麻沸散1.jpg||有框|右|麻沸散[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712434452/0 原图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80807/20180807A03BRJ.html 来自腾讯网 图片 ]]]
  ''' 麻沸散 ''' 是中国古代发明用于外科手术的 [[ 麻醉药 ]] ,由华陀创制,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 [[ 麻沸 ]]
据《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也就应手消除。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开刀时,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记载==
 
书中还记载着此方专治腹中病结或患圆形或长形肿块,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取出,或脑内有病,必须劈开头脑,取出病邪之物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痒,说明麻醉作用还很强。由此可知华佗当时对于脑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学方面已达到相当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个故事记载了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使用“毒酒”麻醉,给两个心脏病患者做了心脏对换手术。只可惜“毒酒”由什么成分组成没有文字记载,否则我国麻醉剂的发现还要早得多!
==现代麻药介绍==
 
===第一种麻醉药笑气===
1800年, [[ 英国 ]] 化学家戴维发现动物在氧 [[ 化亚氮 ]] 中会失去知觉,但可以恢复。他用一只猫做实验,将它放入盛 [[ 气化亚氮 ]] 的容器里,几分钟后,猫几乎完全失去知觉。将猫取出,几分钟后,猫开始活动,半小时后恢复正常。通过一系列实验,他还得出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要与氧混合的结论,从而为实验提供了依据。1844年12月10日,美国29岁的牙科医生 [[ 韦尔斯 ]] 首次将笑气用于拔牙,宣告无痛拔牙的时代来临。
===第二种麻醉药:乙醚===
 1841年, [[ 美国 ]] 医生朗用乙醚替代笑气,发现其效果与笑气相仿。1842年,他首次主病人手术前吸入乙醚,使其失去知觉,为病人切除了一个瘤子。 随后,美国医生 [[ 摩尔根 ]] 也发现了乙醚的麻醉作用,并率先发表他的发现。乙醚很快替代笑气成为外科麻醉药的首选,“无痛外科手术”得以实现。
===第三种麻醉药:氯仿===
1847年,英国医生 [[ 辛普森 ]] 发现氯仿的麻醉效果比乙醚强得多,而且没有乙醚的爆炸性和刺激性,大力提出介用氯仿代替乙醚用于外科麻醉。但在实验中,人们发现氯仿的毒性远大于乙醚,量重时,易导致病人死亡。这限制了它的普及
===第四种麻醉药:乙烯===
1908年,美国 [[ 芝加哥 ]] 大学植物实验室的 [[ 克拉克 ]] [[ 奈特 ]] 发现乙烯的麻醉作用。
===第五种麻醉药:甲氧氟烷===
==麻沸散的配方==
 传说系由 [[ 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砍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
==传说==
 
===《青囊经》===
 华佗是 [[ 东汉 ]] 末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 [[ 江淮 ]] 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青囊经》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可惜,这部珍贵的药书,现已失传了!
据说:有一次,华佗给曹操治头风,经过扎针服药,病治好了。曹操很高兴,想留医道高明的华佗给他当私人侍医。华佗不愿当终日住在深宫大院里的侍医,于是拒绝了曹操。不答应,就不让走。一而再,再而三,一下子住了两个多月。一天,他见了曹操,谎称夫人久病在床,没人照顾,愿等夫人病好后,再来侍奉丞相。曹操信以为真,就派人送他回家。派去的人回来后对曹操说:华佗夫人生病是假,不愿意当侍医是真。曹操听了很生气。
过了不久,曹操的头风又犯了。没办法,只好派人又把华佗请来。华佗看了 [[ 曹操 ]] 的病情,沉思了一下,然后对曹操说:“丞相的病要想彻底根除,必须先饮‘麻沸散’,再剖开头盖骨,取出大脑里边的风涎,才能彻底治好。不然,以后还会再犯的。”
曹操犹豫不决,再加上小人暗中说了华佗坏话,曹操便怀疑华佗居心不良,也就不敢叫华佗及时给他治疗了。华佗见状当众把曹操奚落了一顿。曹操一怒之下,把华佗关进了监狱。
华佗被关进监狱以后生了病,自觉没有出狱的指望了,就下定决心,要把一生为人治病的经验总结出来,流传后世,广济众人。华佗整整写了一年零三个月,才把书写成了。书写成后,他的病也越发沉重了。
有一天,狱卒 [[ 张明三 ]] 来看他,华佗眼含着热泪,从枕头下拿出那部刚写好的医书对张明三说:“你对我很好,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这有我写的一部医书,名叫《青囊经》。它是我一生从医的经验积累,留给你学了济世救人吧!”狱卒张明三听了激动地流下泪,叩拜了师父,收下了药书。张明三收藏了药书,害怕曹操知道了怪罪,就连夜把书送到家里,交给老婆细心收藏起来。
狱卒张明三回家送书还没回来,华佗就死了!曹操得到消息,非常惋惜,传令厚葬了他。
[[File:麻沸散的由来.jpg|有框|右|麻沸散的由来[http://photocdn.sohu.com/20151124/Img427875035.jpeg 原图链接][http://news.sohu.com/20151124/n427875030.shtml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 东汉 ]] 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 [[ 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 
华佗从病者家人的介绍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他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 [[ 华佗 ]] 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华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华佗临走时什么也没要,就要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
华佗把 [[ 臭麻子花 ]] 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子说: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药物了。
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还以为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他先尝叶,后尝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试验结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华伦又到处走访了好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麻沸散。
华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地,有了 [[ 麻沸 ]] 散,治病如神仙,这话可一点也不假。华佗自从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论是开刀,还是剖腹,他先让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动手术,这样病人就减少了痛苦。手术动好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疮膏,病人的伤口就愈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现在,这一带的人们都很怀念华佗,都说他是神医。只可惜,华佗没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传下来。
5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