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和殿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和殿01.jpg|有框|右|中和殿[http://img3.pchouse.com.cn/pchouse/1010/31/42345_8.jpg 原图链接][http://arch.pchouse.com.cn/sheji/zuopinku/1010/42345_3.html 来自太平洋家居网 图片 ]]]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的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 [[ 天坛 ]] [[ 地坛 ]] ,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ref>[http://www.sohu.com/a/279892276_414001 趣读故宫丨宫殿的秘密——中和殿 ],搜狐网 2018-12-05 17:38</ref>。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 华盖殿]] ,[[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 中极殿]] ,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ref>[https://www.sohu.com/a/203433371_115423 六百年故宫的新时代意蕴 ],搜狐网 2017-11-10 03:37</ref>。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它的面积是三大殿中最小的。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辛亥革命]]后,清[[逊帝]]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字移至中间<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dcq_0729/9798.html 官员朝拜之地 中和殿],古建中国 2017-07-29 11:52:25</ref>。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门窗的形制则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 明堂]] ”,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内部特征===
717,4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