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阳曲县

增加 1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阳曲县11.png|有框|右|[http://www.sx.xinhuanet.com/titlepic/112350/1123501881_1538190471536_title0h.png 原图链接][http://www.sx.xinhuanet.com/2018xhft/tyyqljp.htm 来自新华网 的图片]]]
''' 阳曲县 ''' ,隶属于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地处忻州与 [[ 晋中盆地 ]] 之脊梁地带,东临 [[ 盂县 ]] ,西连 [[ 静乐县 ]] [[ 古交市 ]] ,南抵太原市,北接 [[ 忻州市 ]] ,东北与 [[ 定襄县 ]] 交界,东南入 [[ 寿阳县 ]] 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3°09′,北纬37°56′~38°09′112 ;属大陆性气候。全县总面积2070平方公里,下辖4镇6乡、124个行政村,人口15.8万(2016年末)。
==名称诞生==
阳曲县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MU4ESKQ0523H1UT.html 考古:山西太原阳曲县历史由来],网易网,2017-06-20</ref>。另一说为清道光《阳曲县志》:“阳曲乃汾曲之阳。”[3]
==历史沿革==
春秋属晋。 [[ 晋顷公 ]] 十二年(前514), [[ 祁奚 ]] 之孙 [[ 祁盈 ]] 触法,大夫 [[ 魏献子 ]] (舒)治理政务,分原祁氏之田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等七邑。据考,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
[[ 战国 ]] 时,析晋阳邑部分在今 [[ 黄寨镇 ]][[ 黄寨村 ]] 东置狼孟,为赵邑。《读史方舆纪要》<ref>[http://www.shicimingju.com/book/dushifangyujiyao.html 《读史方舆纪要》],诗词名句网</ref>载:" “[[ 狼孟县 ]] ,俗名 [[ 黄头寨 ]] ,在太原府北七十里" 。黄头寨即今黄寨村,遗址尚存。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 [[ 太原郡 ]]
[[ 西汉 ]] 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 [[ 雁门郡 ]] 辖县改置 [[ 韩国 ]] ,后改置为 [[ 代国 ]]
[[ 武帝 ]] 元鼎三年(前114),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时狼孟县、 [[ 盂县 ]] 、汾阳县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
[[ 东汉 ]] 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为 [[ 太原国 ]] ,建武十四年(38),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 [[ 狼调县 ]] 、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
汉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阳曲县(在今 [[ 定襄县 ]] 境内)荒废, [[ 曹操 ]] 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 [[ 北郊区 ]] 阳曲镇一带新置阳曲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阳曲镇"汉时阳曲故治也"。阳曲县与狼调县、盂县同属太原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 [[ 雁门郡 ]]
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 [[ 文帝 ]] 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
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
5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