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外滩

增加 4,1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滩的正式路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滩的正式路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矗立着52幢 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 大楼 ,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是中国近现代 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 重要 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2月,上海外滩获得“2018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称号
2018年12月,上海外滩获得“2018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称号。
   中文 称 外滩 称 号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地理位置 上海市黄浦区,黄浦江西岸 长度 1.5公里 建筑年代 1906年-1937年  著名 主要 景点 外白渡桥、黄浦公园、 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 等  文物 保护 类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建筑年代 1906年-1937年
称号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长度 1.5公里
1名称由来
1 名称由来 2 历史变迁 3 地理环境 4 建筑风格 5 主要建筑 6 主要景点 7 称号荣誉    1 名称由来 外滩原为上海县城北面的江(吴淞江)、浦(黄浦江)交汇之地、一片自然浅滩,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又称“黄浦滩”或“外滩”。   2 历史变迁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为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为第二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为第三阶段。   3 地理环境 外滩(中山东一路),位于上海市中部、黄浦区东部,东面与陆家嘴隔黄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广场2公里,北临苏州河河口。外滩从北向南依次贯穿9条马路,全长1.5公里。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4 建筑风格外滩的建筑面貌基本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金融贸易建筑为代表,有英国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还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呈现世界各国建筑共存的局面。外滩建筑群与上海邮政总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主要建筑 主要包括亚细亚大楼(1915年),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汇丰银行大楼(1923年)、怡和洋行大楼(1920年),海关大楼(1925年),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汇理银行大楼(1911年),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沙逊大厦(1928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等建筑。  6主要景点 (1)黄浦公园位于中山东一路28号,东濒黄浦江,南邻外滩绿带,西沿中山东一路,北接吴淞江(苏州河),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浦公园以人民英雄纪念塔为主景,该塔矗立在公园东北部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 (2)外白渡桥位于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是架在中山东一路和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它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通道。 (3)十六铺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是上海的水上门户。该码头由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建造,清咸丰、同治年间始用名十六铺码头,之后易名南栈码头、罗斯福码头、江西码头等,直至解放后复名十六铺码头。1982年,在招商局仓库原址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  (4)陈毅广场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外滩,广场中央矗立着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姿态。 (5)外滩观光隧道位于浦西南京东路外滩与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之间,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全长646.70米,2000年底竣工。两边的地下建筑均为地下3层、局部4层结构,总建筑面积近17500平方米。
外滩(中山东一路)处于北纬31°24′,东经121°49′,位于上海市中部、黄浦区东部,东面与陆家嘴隔黄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广场2公里,北临苏州河河口。外滩从北向南依次贯穿9条马路:南苏州河路、北京东路、滇池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全长1.5公里。
外滩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外滩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3 (6)外滩源是上海外滩的源头、起点,具体方位即外滩最北端、外白渡桥以南,是与黄浦公园隔路相望的公共绿地及一些历史 建筑 风格。这里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的地方,也是外滩的初始地,称之为“外滩源”。“外滩源”区域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4主要建筑(7)历史雕塑包括常胜军纪念碑,红石纪念碑,赫德铜像,和平女神像。
5主要景点
6 7 称号 荣誉 1995年,外滩被评选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外滩获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称号,为上海市唯一列入全国第一批的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12月,上海外滩获得“2018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 称号
4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