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晋之好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成语出处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 [[ 申生 ]] 。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 [[ 夷吾 ]] [[ 重耳 ]] ,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 [[ 秦穆公 ]] 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 [[ 公子圉 ]] 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 [[ 怀嬴 ]] 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跑回晋国。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 [[ 晋文公 ]]
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17/08/36319167_671891891.shtml 秦穆公独霸西戎],个人图书馆,2017-07-17</ref>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