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炎黄子孙

增加 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语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 皆黄、炎之后也。”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先秦炎黄子孙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NR4CQV05239SSJ.html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这个名称出自《国语·周语下》],网易订阅 2019-10-05
</ref>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 [[ 宋国 ]] 。炎黄合祀,始自秦灵公。《史记·封禅书》载:“ [[ 秦灵公 ]] 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 [[ 姬水 ]] (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 [[ 姜水 ]] (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 [[ 华夏 ]] 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后来的传说的几位古帝王一直到 [[ 夏商 ]] 周帝王,都被认为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连蛮、夷也被纳入这个系统。后世的帝王也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几乎所有的姓氏都把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等)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 [[ 契丹 ]] 为炎帝之后。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清末反抗满族统治的早期革命党人,即用“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做口号取得汉人的支持,激进的革命派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则认为“中国皆黄帝子孙”。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包括少数民族人士 <ref>[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比如,满族贵族盛昱称:“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中考学科网
</ref>在内的有识之士号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黄子孙”为旗帜凝聚中华。在面对外国强敌侵略而处于亡国亡种的危机下,“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的概念,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符号。[[抗日战争]]时期,“炎黄子孙”的称谓在抗敌烽火中定型为 [[ 中华民族 ]] 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 <ref>[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国民政府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中考学科网 2014-06-04 10:25</ref>在[[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全体中国人皆为炎黄子孙已成为共识 <ref>[http://www.71.cn/2011/0930/631109.shtml 中国共产党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宣讲家网</ref>。
===该词含义===
[[File:黄帝11.jpg|有框|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4554434659&di=938e708093b101cf3aad089a2329ee8c&imgtype=0&src=http%3A%2F%2Fa.cvimg.cn%2FUploadFile%2FUserFiles%2F2015%2F4-3%2F94a8392c-5a48-4989-9798-4f64587d0351.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5-4-3/1165677.aspx?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来自价值中国  的图片]]]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 [[ 炎帝 ]] 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 [[ 涿鹿 ]] (今河北省)。得到 [[ 黄帝 ]] 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与炎帝,又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711,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