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北野战军

增加 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北野战军1.jpg|有框|右|[http://cpc.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5/25/F200705250900016674970011.jpg 原图链接][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3461/83468/5777750.html 来自人民网 的图片]]]
'''中文名''' 东北野战军
'''司令员''' 林彪(1955年授元帅军衔)
'''参谋长''' 刘亚楼(1955年授上将军衔)
'''全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外文名''' The Northeast Field Army
'''政委''' 罗荣桓 (1955年授元帅军衔)<ref>[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1-02/18/content_21950552_2.htm 粟裕谋无遗策战功赫赫 却为何没能当上元帅?],中国网,2011-02-18</ref>
'''改称时间''' 1948年1月1日
==历史沿革==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兵团:第12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辖第40、第45、第46军;第13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第47、第49军;第14兵团,刘亚楼任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第15兵团,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辖第43、第44、第48军及两广纵队;原野战军所属之特种兵指挥机关改称特种兵司令部,辖2个炮兵师,1个装甲师,1个高炮指挥所和1个工兵指挥所。原铁道纵队扩编为铁道兵团,归军委直接指挥。
 
1949年3月下旬,第四野战军组成先遣兵团开始自华北地区南下,4月20日,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中旬,在湖北团风至蕲春之线强渡长江,解放武汉。野战军主力于4月中旬南移。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6月上旬,野战军主力渡过长江,分三路对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部和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部进行迂回包抄, 10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在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和阳江、阳春地区歼灭白崇禧部主力4个师和余汉谋部4万余人。接着又向广西挺进,至12月中旬,将白崇禧集团17余万人歼灭于粤桂边之容县、博白和钦州地区。另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
==视频==
== <center> 东北野战军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林彪的军队为什么叫第四野战军? 而不是继承东北野战军? </center>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