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北野战军

增加 6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ref>[https://bbs.tiexue.net/post2_12979336_1.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铁血网,小青开哥,2018/4/5</ref>
[[File:东北野战军1.jpg|有框|右|[http://cpc.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5/25/F200705250900016674970011.jpg 原图链接][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3461/83468/5777750.html 来自人民网 的图片]]]
'''中文名''' 东北野战军
中文名 '''司令员''' 东北野战 林彪(1955年授元帅 衔)
司令员 '''参谋长''' 林彪 刘亚楼 (1955年授 元帅 上将 军衔)
参谋长 '''全称''' 刘亚楼(1955年授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 衔)第四野战军 '''外文名''' The Northeast Field Army
全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外文名 The Northeast Field Army ''' 政委 ''' 罗荣桓 (1955年授元帅军衔)<ref>[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1-02/18/content_21950552_2.htm 粟裕谋无遗策战功赫赫 却为何没能当上元帅?],中国网,2011-02-18</ref>
''' 改称时间 ''' 1948年1月1日
==历史沿革==
1、“一点两面”的战斗部署:
 
“一点”即是将攻击的主要兵力集中到突击点上,突击点选在敌之部署弱点上,应综合考 虑敌我双方的条件去判断敌人薄弱部位。敌之弱点有三种:虽然好打但与主要部署无关;与强点相联系的弱点;既是弱点又是要害的地方。选择突破口,最好是打第三种弱点,其次是 第二种,实在没有这两种才打第一种。实施突破时,口子不能张大,以免分散兵力。“两面” 即是至少在两个方向(兵力多时可三面、四面)对敌实施包围或钳制。总的来说,“一点”是打垮敌人,“两面”是把被打垮的敌人消灭。
在陈诚扩军的同时,林彪也在进行扩军备战。
 
到1947年9月,民主联军的野战部队已发展到了9个纵队27个师、10个独立师、2个骑兵师,1个炮兵司令部共计29万人,加上地方武装近23万人,总兵力已近52万。其中,民主联军总部直属4所学校,1个炮兵司令部,1支护路军和独立2、4、5师以及骑兵师。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指挥机关与军区分开,原有领导机构不变。
 
林彪率众全歼新5军之后,及时总结作战经验,并进一步对野战部队进行了扩编,大批训练好的二线兵团被编入主力纵队。
原有九个纵队的领导班子也做了相应调整:
 
一纵司令员为李天佑,政委梁必业;
===锦州战役===
 
1946年1-2月,毛泽东指令林彪亲自组织一个战役阻止国军疯狂推进的势头,但因各种条件限制,东北八路军全线撤退,一路丢弃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这个战役未能组织起来,被迫放弃。
(即一战四平),1946年4-5月,此战被毛泽东提高到马德里保卫战的高度,强令林彪打阵地战,为政治谈判服务,但最终以伤亡8千人的代价失利,放弃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主力一路惨败到松花江以北。
 
拉法、新站战斗
===新开岭战役===
 
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胡奇才)在辽宁省宽甸县西北之新开岭地区,歼灭来犯之国民党军第52军的第25师8900余人,其中俘5800余人,4纵伤亡2128人。此役首创东北民主联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范例,初步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25师是杜聿明的起家部队,所以这次失利对他打击很大。此次战役的胜利,严格说来,并不是依靠良好的战略预见与组织,一开始的南满兵力就呈分散状态,4纵分兵把守要隘,过于依靠摩天岭,连山关等天险,过低的估计了国军的攻击力,结果连遭挫败,包括前面的右路辽南独立师也被打散,左边的3纵打得也不好,搞得林总很上火,但4纵很快的 吸取了教训,大胆诱敌到新开岭并调来10师集中兵力围歼。前面的摩天岭,双岭子战斗,都没有打赢,尤其摩天岭,地势上,新开岭再险也没有摩天岭险,以11师,12 师能堵得住25师,这应该打问号的,至少心里是打鼓的。
东野有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有松花江北以及东满西满那强大的工农业做基础的稳固的根据地,粮、弹、兵源充足;
王兆相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 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 《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基本信息===
  ''' 大决战 ''' :辽沈战役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 英文名 '''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 别名 '''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
Da Jue Zhan I: Liao Shen Zhan Yi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 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时长 ''' :中国:222分钟
''' 国家地区 ''' :中国
''' 上映信息 ''' :1991年8月1日 中国
''' 导演 '''
李俊(Jun Li)
景慕逵 (Mukui Jing)
''' 编剧 '''
李平分(Pingfen Li)
王军(Jun Wang)
''' 主演 '''
古月....毛泽东
赵恒多(Hengduo Zhao)....蒋介石
''' 演员'''
孙海英
吴志远(Zhiyuan Wu)....宋美龄
''' 类型 ''' :战争
''' 制作公司 ''' :八一电影制片厂/ August 1st Film Studio
===剧情介绍===
影片从史实出发,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深刻的内心活动,表现出了毛泽东、林彪等人的军事才能和解放军的历史功绩,并对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政治腐败也进行了描述。电影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在问世时便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而引起强烈反响,加之影片对于人物的细腻刻画,使该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均取得较高水平。<ref>[https://www.1905.com/mdb/film/2245024/feature/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1990)],1905电影网</ref>
词条分类:==视频== ==东北野战军相关视频== <center>林彪的军队为什么叫第四野战军? 社会 将领 历史 医学书籍 而不是继承东北野战 事人物 ? </center> <center>{{#ev:youku|XNDAwNjQ2OTA4NA|center}}</center> <center>《大决战》辽沈战役稳操胜券,东北野战 势如破竹...帅到爆</center> <center>{{#ev:youku|XNDI5OTc4ODE2MA|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