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心绮

增加 733 位元組, 4 年前
经历: 擴充
[[File:赵心绮2.jpg|缩略图|左|赵心绮和她的作品]]
2004年創業,她說:「我創業的前五年,每天都在軋三點半。可能連買一個麵包的錢都不夠。」尤其當時趙心綺做了「非常瘋狂」的事:把9歲的兒子送到學費堪稱天價的歐洲寄宿學校,除了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外,更因為當時自己沒日沒夜忙,常常一創作就3天不問世事,不捨兒子沒人照顧,這才決定送他出去走過求生存的第一個五年後,2009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典藏了Cindy作品,開啟了品牌第二個五年,進入國際視野,獲各種肯定。
<ref>[https://udn.com/news/story/11319/3849099 優人物/珠寶設計師Cindy Chao 永遠盡一千分的努力],聯合報,2019-06-02。</ref>。
对赵心绮来说,“珠宝不只是装饰品,更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艺术世家出身的她,身受建築師祖父、雕刻家父亲的家学濡染,她祖父設計了台灣各地的寺廟建築,其中不少是現今的國家級紀念建築。趙心綺不僅承襲了他的藝術天分,也延續了他的工作道德原則<ref>[https://tw.asiatatler.com/society/jeweller-cindy-chao-road-to-success-family-legacy 專訪:珠寶設計師Cindy Chao趙心綺暢談她的成功心路歷程與家族精神傳承],Taiwan Tatle,September 10, 2019。</ref>。她更坚持着将“Contemporary Art”融入设计,打造艺术珠宝情感附加值。
身为一个雕刻家的女儿,她深知不同材质珠宝的不同特性,就像 渔夫的女儿熟谙河滩深浅一样,她对不同石头的明度、 软硬、怎样的切面才能折射出 最美的光泽烂熟于胸。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一个爱和自己较劲的 台湾女人,明明熟知镶嵌工艺,却总是用 天马行空的念头挑战镶工 师傅的技术极限。从营利角度来看,她是最没有效率的 设计师,就连珠宝盒也都坚持由德国最顶尖 钢琴烤漆制作工厂来制作,花费时间、精力堪比大牌手包。面对技术难题,她从不会被“不”轻易说服,因为懂得,所以坚持,而完美就恰恰在这个台湾女人坚韧不拔的最后一秒中诞生。
而在她看来,完美绝不仅是对技术的极限超越,除了 惊艳外表,更重要的是把一块生来冰冷的石头巧手打造成有情感的珠宝艺术。诚如任何一种 艺术形式,它们也是一种深情的表达,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它的精神与灵魂。正如Cindy Chao最负盛名的作品“四季”,它的降生是因为赵心绮在纽约Central Park散步时,一个 小男孩拿着树枝编织的手环相送而深深打动了她。为了用珠宝呈现出树枝、叶蔓在四季变化下的光色流丽,重现树枝手环带给她的感动,赵心绮八个月足不出户,亲手雕塑、安排镶口层次,重做了将近20余次,和金工师傅们共同研发出突破传统的“共爪光圈”镶法,才完成了改变她 艺术人生的重要作品。正是这组浑然天成的“四季”系列为这个 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人敲响了世界顶级艺术 拍卖行 佳士得的大门。
==系列作品==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