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拱宸桥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拱宸桥在杭州拱墅区北部,以桥得名。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石结构三孔桥。杭州市地名办的工作人员说,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该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的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朝顺治八年,桥坍塌。在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捐募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现在的这座拱宸桥。1895年,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列为通商口岸。1896年在此地建立洋关,抗战胜利后,洋关废除。现在的拱宸桥,名字已演变为方向性区片名。
 
== 景区图库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30">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