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散骑常侍

增加 10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又有[[中常侍]],性质同。东汉省散骑,改以宦官任中常侍。[[魏文帝]]初年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如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资深者称祭酒散常侍。
魏末增加员额,新增者为员外散骑常侍。[[晋武帝]]令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共同轮流值班,称[[通直散骑常侍]] 【1】
===隶属部门===
 魏、晋散骑常侍与侍中共平尚书奏事,多是显职,其隶属门下。例如在《晋书·刘琨传》:愍帝即位,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当晋愍帝即位之后给刘琨加封赏散骑常侍之后,刘琨上表谢恩,令刘琨十分满意。侍中和散骑常侍在两晋时期的加官却是最常见的。 【2】
南北朝时属集书省。梁曾另设散骑省,旋省。隋属门下省。唐太宗曾以散骑常侍为散官,旋省去,去复置为职事官。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分为左右。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二人属中书省。职掌同为规谏过失,侍从顾问,并无实权,而为尊贵之官,常作为将相大臣的加官。宋不常置。辽属门下省。金、元不设。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guanzhi/19185hx/ 散骑常侍_历史官职:散骑常侍_古代散骑常侍职责与作用]</ref>
===职能权限===
散骑常侍在曹魏时职能与东汉的中常侍职能相近,都是高才英儒担任,接替了西汉时期尚书直接接受皇帝诏书执行临时任务的权限,与东汉中常侍负责诏狱相仿。象东汉中常侍审理李云、杜众谏阻案件一样,在魏明帝时期,曹睿把谏阻的张茂也下散骑审理,张茂在审理中遇害,造成巨大影响。
《晋书.任恺传》:“恺少有识量,尚魏明帝女,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又《刘毅传》:“武帝受禅,为尚书郎、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参阅《宋书.百官志下》 【3】
“散骑常侍,本秦官也。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亦以为加官。汉东京初,省散骑,而中常侍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榼插右,骑而散从,至晋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为中常侍,后遂止。常为显职。”它也是一个加官,也没有具体的定额,没有多少实权。是天子的近臣,官职显赫。 【4】
==相关记载==
宋大明中,虽革选比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寻复如初。梁谓之散骑省,天监六年,诏又革之,六年,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中丞,通直视侍中,员外视黄门郎。然而常侍终非华胄所悦。常侍亦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与侍中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陈因梁制。后魏、北齐皆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及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魏高祖谓散骑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书,阁省逋堕,致使王言违滞,起居不修。」又宋弁为散骑常侍,迁右卫将军,领黄门。弁屡让,高祖曰:「散骑位在中书之右,常侍者,黄门之庶兄,领军者,二卫之假摄,不足空存推让而弃大委者。」[8]其资叙为第三清。明亮为常侍,加勇武将军,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勇武,其号至浊。」北齐常侍定限八员,如金紫光禄大夫。隋诸散骑官,并属门下省。凡历代散骑官,有郎骑常侍、汉书有之。颜师古曰:「官为郎而常侍,以侍天子,故为郎骑常侍。」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员外散骑常侍、魏末置,齐梁用人卑杂。又朱异为员外常侍、侍中、中领军、中书舍人,四职并驱卤簿,近代未之有也。又贺琛字国宝,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座,无貂,貂自琛始。员外散骑侍郎、晋武帝置。晋代名家,身有国制者,起家多为员外散骑侍郎。通直散骑常侍、按: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晋泰始十年,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齐梁微轻。
北齐张景仁除通直散骑常侍,及奏,御笔点除「通直」字,遂为正常侍。通直散骑侍郎。初,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及大兴中,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按;历代常侍,或有员外者,或有通直者。故史传中谓员外散骑侍郎或单谓之员外郎;谓通直散骑侍郎或单为通直郎;其非员外及通直者,或谓之政员散骑侍郎,或单谓之政员郎。大唐贞观二年,制诸散骑常侍皆为散官,从三品,后悉省之。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事官,始以刘洎为之。其后定制,置四员,属门下,掌侍从规谏。显庆二年,迁二员,隶中书,遂分为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改左右散骑常侍为左右侍极,咸亨元年复旧。  [9]  
《唐六典》[10] :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其散骑傍乘舆,专献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汉因之,并用士人,无常员,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等。冠武冠,皆银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后汉省散骑,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黄初复置散骑,典中常侍合为一,直曰散骑常侍,复用士人。晋置四人,典章表、韶命、优文、策文等,虽隶门下,别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骑之省"是也。又,领六散骑则有员外散骑常侍,无常员,魏末,散骑常侍有在员外者,因名焉。又有通直散骑常侍四人,晋太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因名焉。又有散骑侍郎四人,魏与散骑常侍同置。自魏至晋,散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其平章尚书奏事,江左乃罢之。又有员外散骑侍郎,无常员,晋武所置。又有通直散骑侍郎四人。东晋并中书入散骑省,故庚亮《让中书笺》曰:“方今并省,不宜多官。往以中书事并附散骑,此事宜也。方今喉舌之要则任在门下,章表诏命则取之散骑,殊无事复立中书也。”晋代此官选望甚重,时与黄门侍郎谓之黄散。《晋令》云:“散骑常侍品第三,冠右貂、金蝉,绛朝服,佩水苍玉[11]。”宋置散骑常侍四人,亦以加官,久次者为祭酒,领六散骑焉;又置集书省领之。齐因省祭酒之号。梁因之,而加秩中二千石,后班第十二;高功一人为祭酒,与散骑侍郎一人对掌禁令。自宋以来用人杂,故其官渐替。宋大明虽革选比侍中,而人终不见重。天监六年,诏曰:“散骑常侍、员外敌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为清望,宜革选,参旧例。”自是,散骑视侍中,通直视中丞,员外视黄门侍郎。陈氏因之。后魏集书省置散骑常侍,第二品;太和末,从三品,亦领六散骑。北齐置六人,余同魏氏。后周散骑常侍为加官。隋文帝门下省置散骑常侍四人,从第三品,掌陪从朝直;亦置六散骑。开皇六年,省员外散骑常侍,炀帝三年,又省散骑常侍、散骑侍郎。武德初,散骑常侍加官。贞观初,置散骑常侍二员,隶门下省;明庆二年,又置二员,隶中书省,始有左、右之号。并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改为左侍极,咸亨元年复旧。
== 资料來源=={{Reflist}}
103,0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