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索尼 (人物)

增加 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赫舍里·索尼 ''' (1601年—1667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因索尼与其父硕色等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所以特命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入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之职,并从征界籓、栋夔等部。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新帝之事。经过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
==生平==
  === 早年随征===
索尼属于满洲名门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海西女真哈达部携家眷来朝归顺 。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
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太宗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并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索尼从征界籓、栋夔等部 。天聪元年(1627年),在
天聪三年(1629年),索尼跟从皇太极率大军突入内地,逼近明朝京师,史称“己巳之变”,明朝督师袁崇焕前来赴援,在北京城东南列营。贝勒豪格突入战阵,明军大举赶来,箭矢如雨。索尼跃马驰入战阵,斩杀了非常多的明军,将皇长子豪格救出重围 。天聪四年(1630年),清军不战而降服了榛子镇、沙河驿,攻破了京东重镇永平,索尼率军驻守 。天聪五年(1631年),索尼被提拔为吏部启心郎。跟从皇太极围攻大凌河。明军自锦州前来救援,索尼击败了他们 。天聪六年(1632年),索尼跟随清军征讨察哈尔,攻掠山西大同等地,夺取了阜台寨。很快清廷赠与他牛录章京世职,仍然在内院任职 。崇德八年(1643年),朝廷考察他往日的功劳,进封为三等甲喇章京。
=== 辅臣之首===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顺治遗诏令三皇子玄烨继位,并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共同辅政。索尼听闻顺治帝的遗命,跪着告诉诸王贝勒,请他们共任国政,诸王贝勒都说:“大行皇帝深知你们四大臣的能力,所以委以国家重务,谁敢干预朝政啊?”
誓词反映了索尼等四大臣忠君报国的共同心愿。自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辅政。在辅政的最初二三年里,他们遵循誓言,颇能和衷共济,对清政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军事上,继续扫荡南明残余势力和农民军余部的抗清斗争,完成对全国的完全统一。随着战争的结束,形势日趋稳定,这就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索尼等四大辅臣决策,通令各地安插流民,提倡垦荒,开奖励条例,显见成效,耕地面积稳步增长。还实行赈济蠲免,以纾民力。四大辅臣采取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很快使残破的农业出现新的局面。朝鲜做了这样的评论:“府库充溢,年谷屡登,人物繁盛。” 四大辅臣在政治上的建树,一是遵照顺治帝遗嘱,裁撤十三衙门,以重建内务府而代之,从而便消除了阉宦乱政的可能性。二是整顿吏治,定考核,严奖罚,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这对于扫除前明贪风的影响,提高办事效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所有这些进展,都是在他们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取得的。它为将来康熙帝亲政奠定了基础。
=== 晚年逝世===
康熙帝即位之后,鳌拜日益嚣张跋扈。见鳌拜的势力逐渐上升,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索尼内心非常紧张;于是置身事外,称病不出。在镶黄旗与正白旗圈换土地这个问题上,鳌拜与苏克萨哈两人的矛盾势同水火。鳌拜有意压正白旗,
索尼封诰碑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康熙帝没有马上答应,而下诏褒奖索尼忠心为国,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袭。索尼力辞,康熙帝没有准许。同年六月,索尼病逝,谥号文忠。康熙十三年(1674年),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驾崩,康熙特授索尼一等公,世袭。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清朝人物]]
8,7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