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孝德天皇

增加 19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物简介==
轻皇子曾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轻皇子与 [[ 中臣镰足 ]] [[ 藤原镰足 ]] )过往甚密。中大兄皇子( [[ 天智天皇 ]] )、中臣镰足发动乙巳之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轻皇子即位,是为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博览中国典籍,对古代圣人的治国之道有很深的了解,在位期间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据《 [[ 日本书纪 ]] 》的记载,孝德天皇尊崇佛教,轻视神道教,喜欢柔仁的儒者,不论贵贱,经常降下恩勅。
645年(大化元年),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同年迁都孝德天皇难波(今大阪)长柄丰埼宫。646年(大化2年),孝德天皇颁布效仿中国隋唐制度的改新诏书,宣布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新冠位制,设八省百官等。650年(白雉元年),孝德天皇改年号为白雉。653年(白雉4年),孝德天皇与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发生政见对立,皇极上皇、 [[ 中大兄皇子 ]] 移居飞鸟。654年(白雉5年),孝德天皇在难波病亡。
==人物生平==
645年7月10日( [[ 皇极天 皇4 皇]]4 年6月12日)发生乙巳之变。645年7月12日(皇极天皇4年6月14日)皇极天皇意欲让位于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辞让并推荐轻皇子。轻皇子三度辞让并推荐古人大兄皇子,古人大兄皇子出家以示辞让。于是皇极天皇退位(日本史上第一次皇位相让),轻皇子登坛即位,是为孝德天皇。在此之前轻皇子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孝德天皇向皇极上皇奉上“皇祖母尊”的称号,册立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册立间人皇女为皇后,册立阿倍小足媛和苏我乳娘为妃,任命 [[ 阿倍内麻吕 ]] 为左大臣、 [[ 苏我石川麻吕 ]] 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为内臣(内大臣的前身)、长年留学大唐的 [[ 僧旻 ]] [[ 高向玄理 ]] 为国博士(最高国务顾问)。
645年(孝德天皇元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取义于《 [[ 尚书 ]] 》中“施教化,大治天下”的意思。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使者访问日本。孝德天皇召对代行任那贡赋的百济使者。因为赋税不足,孝德天皇叱责使者。孝德天皇向尾张国和美浓国课征供神币。孝德天皇任命东国等地的国司,命令制成户籍、检校田地。孝德天皇在朝廷备钟一鼎,诉讼迟滞的抗议者可以撞钟以示抗议。孝德天皇设定良民和奴婢之子的区别方法。孝德天皇简化对佛教的援助,选定僧旻等10位僧侣为十师。孝德天皇派遣使者向诸国收缴武器。古人大兄皇子企图谋反。中大兄皇子讨伐古人大兄皇子。孝德天皇禁止土地的贷借。孝德天皇迁都于难波长柄丰埼宫。
孝德天皇博 中国典籍,对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了解很深,早已立志改革陈腐的政治。646年(大化2年),新年伊始,孝德天皇发布了《 [[ 改新之诏 ]] 》,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后世称之为大化改新。
一、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二、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其 [[ 太政大臣 ]] [[ 左大臣 ]] [[ 右大臣 ]] .号称“三公”,与唐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相当。左、右大臣之下有 [[ 大纳言 ]] [[ 少纳言 ]] [[ 左辨官 ]] [[ 右辨官 ]] 。左辨官掌中务(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贵族婚娶、对外事务)、民部(管户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军)、刑部(管司法、刑罚)、大藏(管财政、利税)、宫内(管官田、官营手工业)四省。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县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
三、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施行了“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6岁以上的男子授田2段,女子为其2/3,私奴婢给良民的1/3,死后归公。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租为每段2束2把,庸为每人每年10日,调为每户交布1丈2尺。
四、改革丧葬制度,禁止皇室、贵族营造大型陵墓,殉葬品也有了严格规定。
646年(大化2年),孝德天皇设柜接受民众的投书。 [[ 高句丽 ]] [[ 百济 ]] [[ 任那 ]] [[ 新罗 ]] 的使者访问日本。孝德天皇下诏训戒东国国司。孝德天皇召对东国的朝集使,责备国司的失政,下训戒诏。中大兄皇子向孝德天皇进献自己的私有民和屯仓。孝德天皇对通往京城路上的马匹饲育的代管进行登记,禁止其中的不当行为。赐予市场的支配者和重要道路的渡守以田地,停止征收渡资。孝德天皇废除品部,废旧职而设百官,公布官位晋升的制度。孝德天皇免除了只有象征意义的任那贡赋。派遣众多的随员随同遣唐使一起访问大唐。
647年(大化3年),孝德天皇向皇子、群臣、百姓下诏,实行庸调制。孝德天皇制定七色十三阶之冠。新罗派遣金春秋(后来的武烈王)到日本,送回高向玄理等人。金春秋作为人质滞留在日本。
648年(大化4年),孝德天皇向 [[ 朝鲜半岛 ]] 的三韩派遣学问僧。新罗派遣使者访问日本。对北方的虾夷,在越国修筑渟足栅、磐舟栅,设置栅户防备。这是日本史料中第一次出现城栅和栅户。日本仿大唐的府兵制,建立起”防人制”。京师(今大阪)置五卫府,东国及九州等边塞重地设置军、团、防、戍,征集农民当兵,3年一轮代。其卫府、军团、防戍的设置以及“民兵合一”的情况,是搬用的隋唐之际的府兵制度  649年(大化5年),孝德天皇制定冠位十九阶,命令[[高向玄理]]和[[僧旻]]设置八省百官。左大臣阿倍内麻吕去世,孝德天皇出朱雀门哀哭悲叹。苏我日向在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处进其兄右大臣苏我石川麻吕的谗言。孝德天皇下令出兵抓拿[[苏我石川麻吕]],苏我石川麻吕逃逸后不久自杀。孝德天皇以巨势德多为左大臣、大伴长德为右大臣。孝德天皇派遣三轮色夫和扫部角麻吕访问新罗。新罗派遣金多遂到日本作人质
649年(大化5年),孝德天皇制定冠位十九阶,命令高向玄理和僧旻设置八省百官。左大臣阿倍内麻吕去世,孝德天皇出朱雀门哀哭悲叹。苏我日向在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处进其兄右大臣苏我石川麻吕的谗言。孝德天皇下令出兵抓拿苏我石川麻吕,苏我石川麻吕逃逸后不久自杀。孝德天皇以巨势德多为左大臣、大伴长德为右大臣。孝德天皇派遣三轮色夫和扫部角麻吕访问新罗。新罗派遣金多遂到日本作人质。
650年(大化6年),穴户(后来的长门国)国司草壁丑经进献吉物白雉。孝德天皇举行观白雉的仪式,大赦天下,改元白雉,并下令禁止穴户国放鹰,免除穴户国3年赋税。
652年(白雉3年),孝德天皇将僧惠隐请至皇宫大内,讲解 [[ 无量寿经 ]] ,以 [[ 沙门 ]][[ 惠资 ]] 为辩论者,沙门1000人作听众。孝德天皇下令制造户籍(日本史上首次)。孝德天皇将日本有名的僧尼都请至皇宫大内,设斋、大施舍、燃明灯  653年(白雉4年),孝德天皇向大唐派遣[[遣唐使]]。一船的大使为[[吉士长丹]]、副使为[[吉士驹]]。另一船的大使为[[高田根麻吕]]、副使为[[扫守小麻吕]]。律师道照求取佛法于中国,从[[玄奘]]处受经、律、论。  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向孝德天皇请求迁都倭京(飞鸟)。孝德天皇没有采纳,随后中大兄皇子和皇极上皇就带着间人皇后、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移居于倭的飞鸟河边行宫。公卿大夫、百官中的大半也随中大兄皇子而去。孝德天皇在怨愤中,产生退位的想法,在山碕营造宫殿,送和歌给间人皇后
653 654 年(白 雉4 雉5 年),孝德天皇 授中臣镰足以紫冠,增加其封户。孝德天皇又 向大唐派遣遣唐使。 一船的大 使为 吉士长丹 高向玄理 副使为吉士驹。另一船的 大使为 高田根 河边 麻吕、副使为 扫守小麻吕 药师惠日 律师道照求取佛法于中国 孝德天皇病重 从玄奘处受经、律、论。 [4] 皇太子中大兄皇子 听说 孝德天皇 请求迁都倭京(飞鸟)。孝德天皇没有采纳 生病后 随后中大兄皇子 [[ 皇极上皇 就带着 ]]、[[ 间人皇后 ]] 、大海人皇子 (天武天皇)移居于倭的飞鸟河边行宫。 率领 公卿 大夫、百官中的大半也随中大兄皇子而去。孝德天皇在怨愤中,产生退位的想法,在山碕营造 等前往难波 殿,送和歌给间人皇后
654年(白雉5年),孝德天皇授中臣镰足以紫冠,增加其封户。孝德天皇又向大唐派遣遣唐使。押使为高向玄理、大使为河边麻吕、副使为药师惠日。孝德天皇病重,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听说孝德天皇生病后,和皇极上皇、间人皇后、大海人皇子率领公卿等前往难波宫。 不久,孝德天皇病逝,葬于大阪矶长陵。皇极上皇重祚,是为 [[ 齐明天皇 ]]
==家族成员==
曾祖: [[ 敏达天皇]]
祖:押坂彦人大兄皇子
父:茅渟王
母:吉备姬王( [[ 钦明天皇 ]] 之孙女)
皇后及从姐妹、甥女 :间人皇女( [[ 舒明天皇 ]] [[ 皇极天皇 ]] 之女)
妃 :阿倍小足媛( [[ 阿倍内麻吕 ]] 之女)
妃:苏我乳娘( [[ 苏我石川麻吕 ]] 之女)
子 :有间皇子(母为 [[ 阿倍小足媛 ]]
从弟及甥: [[ 天智天皇 ]] (即中大兄皇子,舒明天皇与皇极天皇之子)
从弟及甥: [[ 天武天皇 ]] (即大海人皇子,舒明天皇与皇极天皇之子)。
==参考文献==
128,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