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胡雪巖
,無編輯摘要
[[File:胡雪巖.png | thumb | 300px | 胡雪巖 <br> [http://sh.qihoo.com/mob/transcoding?url=http%3A%2F%2Fsh.qihoo.com%2Fpc%2Fdetail%3F360newsdetail%3D1%26_sign%3Dsearchdet%26check%3D8aee61b6707081ec%26sign%3D360_e39369d1%26url%3Dhttps%3A%2F%2Fwww.toutiao.com%2Fa6493483792794124814%2F&check=96035ec17e17ec32&rptid=df9f0578fd46e720&sign=searchdet&uid=126174545.1089956175438374300.1507248000021.7366 原圖鏈接] ]]
'''胡雪巖'''({{bd|1823年9月29日||1885年12月6日||catIdx=Hu,胡}}),名'''光墉''',字'''雪巖''',[[以字行]],[[幼名]]'''顺官''',父鹿泉、母金氏。胡雪岩居长,下有月桥、秋槎、鹤年三弟。[[安徽省|安徽]][[绩溪县|绩溪]]人,[[晚清]]时期的[[红顶商人]]。现在在[[杭州]][[杭州鼓楼|鼓楼]]有修复过的[[胡雪巖故居]]。<ref name=“大事年表">{{cite web |url=http://book.readers365.com/huxueyan/25/mydoc033.htm | title= 一、胡雪巖生平大事年表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胡雪巖系列書籍合集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1-02}}</ref>
== 生平 ==
1860年2月底、3月初,太平天國李秀成部入浙,胡雪巖向浙江按察使段光清建議自練一支親兵,並承擔練兵費用的儲兌業務。3月19日(二月二十七日),太平軍第一次佔領浙江省城杭州。5月,王有齡赴浙江巡撫任從蘇州帶餉銀20萬馳援。胡雪巖受王有齡倚重,辦理糧械、綜理漕運,幾乎壟斷浙江省大半的戰時財經。 1861年(咸豐十一年),5月初,太平軍第四次入浙。11月上旬,李秀成部圍攻杭州,杭州糧盡援絕,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胡雪巖受王有齡委派,與湖州豪紳趙炳麟微服前往上海採購,由[[上海]]運[[軍火]]、[[糧食|米糧]]、[[銀錢]]以接濟[[杭州府]]清軍,但被太平軍擊退。1861年12月29日,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杭州,杭州最終因乏糧陷落,王有齡[[自縊]]殉國。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2月(農歷正月),因餉道受阻、未能把上海購來的米運入杭城的胡雪巖見杭州城破,改作客商模樣,溯江行抵江西,胡雪巖在[[浙江]][[布政使]][[蔣益澧]]引薦下,拜谒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左宗棠引軍東進,至衢州乏糧,軍士欲嘩變。胡雪巖將事先屯積於此的20萬石糧食獻給左軍,左宗棠贊他為「一時豪傑」。 胡雪巖獲左宗棠信任後,往來於上海、寧波等地,經辦糧台轉運、接濟軍需,協助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與駐寧波的法籍軍官組成中法混合的「常捷軍」聯繫,共同鎮壓太平軍。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左宗棠軍在「常捷軍」洋槍洋炮掩護下,攻入杭州。7日(三月初二日),左宗棠進駐杭州。胡雪巖協助左宗棠處理善後事宜;經理賑撫局,設立粥廠、難民局、善堂、義塾、醫局,掩埋暴骸,恢復「牛車」,勸捐。<ref name=“大事年表"/> 胡雪巖的作為給左宗棠留下了深刻印象,1865年(同治四年),1、2月間,調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在上奏同治皇帝:「按察使銜福建補用道胡光墉,自臣入浙,委辦諸務,悉臻妥協。杭州克復後,在籍籌辦善後,極為得力。其急公好義,實心實力,迥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ref>《左宗棠全集‧奏稿三》,第119頁。</ref>要求把在浙江的胡雪巖調往福建,作為在閩「修明政事」的「治事之才」,獲同治皇帝批准。 1866年([[同治]]五年),胡雪巖又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同年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胡雪巖在上海為左宗棠辦理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代其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中國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涉及本金達1595萬[[兩]][[白銀]]。1867年4月,胡雪岩為左宗棠借洋款120萬兩,這是第一筆西征借款。 1868年(同治七年),胡雪巖為左宗棠借洋款100萬兩,這是第二筆西征借款。 1872年(同治十一年)8月,胡雪巖將捐制的加厚加長棉衣2萬件及他勸捐的棉衣褲8000件運交左宗棠西徵軍後路糧台。這年冬天,甘肅大寒,這些冬服無疑是雪裡送炭。 1875年(光緒元年)前後,胡雪巖開始做絲生意。1875年春,胡雪岩向英商怡和洋行借洋款100萬兩,向麗如洋行借洋款200萬兩,這是第三筆西徵借款。5月3日(三月二十八日),左宗棠被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光緒二年),左宗棠第二次出關西徵,去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胡雪岩繼續擔任西征軍駐[[上海轉運局]]委員,承擔購運西洋軍火、籌借洋款等事務。12月12日(十月二十七日),左宗棠致信胡雪巖,要求速解洋槍洋炮,應前敵之用,並商議借洋債500萬兩。 1877年(光緒三年)6月,胡雪巖向英商[[匯豐洋行]]借貸500萬兩,這是第四筆西徵借款。年底,胡雪巖從杭州回上海途中,在餘杭塘棲遭沈船事故,引發舊疾。 1878年(光緒四年)春,[[胡慶餘堂]]大井巷店屋正式落成營業。胡雪岩受陝甘總督左宗棠之托,在上海通過德商[[泰來洋行]]向德國購置紡織機器、招聘外籍技術人員,籌辦[[甘肅]]織呢總局。第二年9月,該局正式開工,此為中國第一家機制國貨廠。4月12日(三月初十日),左宗棠致信陝西巡撫譚鐘麟,表示對遭沈舟之驚的胡雪巖「殊為懸系」,希望他早日康復,「共措危局」。5月15日(四月十四日),左宗棠上《道員胡光墉請破格獎敘片》,高度評價胡雪巖的勞績,要求皇帝賞胡穿黃馬褂。9月,胡雪巖向華商[[乾泰公司]]和英商匯豐銀行各借洋款175萬兩,這是第五次西征借款。<ref name=“大事年表"/> 胡雪巖長於經營之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同時他也具有清朝官員身份,並積功升遷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故又被稱為「紅頂商人」。以商人的身份,戴紅頂子,是清朝極少數的特例。 胡雪巖事業有成後,大興土木,營造庭園,並擁有眾多妻妾<ref>曲 彦 彥 斌:《不可 “骄 「驕 奢淫靡,忘乎所以 ” 」 ─ 观“红顶 觀「紅頂 商人 ” 」 胡雪岩故居及朱 镕 鎔 基 题辞随 題辭隨 想》</ref>。[[曾紀澤]]就斥責胡雪巖為 “ 「 奸商謀利,病民蠹國 ”」<ref>《曾惠敏公使西日 记 記 》卷二,四月初十、十月初二</ref>。據估計其資產最多時曾達一億萬兩[[銀兩|白銀]]<ref>陳旭麓、方詩銘、魏獻猷主編:《中國近代史詞典》</ref>。
==经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