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嚴天皇

增加 6,30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光嚴天皇.jpg |thumb|300px|光嚴天皇 <br> [https://blogs.yahoo.co.jp/cfmjs676/38065114.html 原圖鏈接] ]]
'''光嚴天皇'''({{jpn|j=光厳天皇|hg=こうごんてんのう|rm=Kōgon Tennō}},[[1313年]][[8月1日]]—[[1364年]][[8月5日]],舊曆:[[正和]]2年[[七月初九]]—[[正平]]19年 / [[貞治]]3年[[七月初七]])是[[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 [[正慶]]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讳'''量仁'''({{jpn|j=量仁|hg=かずひと|rm=Kazuhito}})。
 ''' [[File: 皇'''({{jpn皇2.jpg|缩略图|左|j[https://baike.baidu.com/pic/%E5%85%89%E4%B8%A5%E5%A4%A9%E7%9A%87/325191/0/574e9258d109b3de14edc9b9cabf6c81810a4c94?fr= lemma&ct=single#aid=0&pic=574e9258d109b3de14edc9b9cabf6c81810a4c94 原图链接] 天皇|hg=こうごんてんのう|rm=Kōgon Tennō}},[[1313年]][[8月1日]]—[[1364年]][[8月5日]],舊曆 [[正和]]2年[[七月初九]]—[[正平]]19年 / [[貞治]]3年[[七月初七]])是[[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 [[正慶]]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讳'''量仁''' ({{jpn|j=量仁|hg=かずひと|rm=Kazuhito}}) ]]
== 生平 ==
1333年([[元弘]]3年 / [[正慶]]2年),[[足利尊氏]]率軍襲擊了鐮倉幕府在[[京都]]設置的[[六波羅探題]],光嚴天皇同[[探題]][[北條仲時]]、[[北條時益]]以及[[花園天皇|花園上皇]]逃往[[東國]],但在[[近江]]的番場宿(今[[滋賀縣]][[米原市]])被捕。([[元弘之亂]])5月25日,光嚴天皇被廢黜。然而光嚴天皇拒絕退位。後醍醐天皇以光嚴是自己的廢太子為由,特例尊之為上皇。這是遵循了[[平安時代]][[後一條天皇]]廢太子[[敦明親王]](小一條院)為上皇的先例。
然而回到京都的[[后醍醐天皇]]在建武新政中失败,遭致武士阶层的不满。1335年(建武2年),[[足利尊氏]]在镰仓反叛后醍醐天皇,后醍醐命令[[新田义贞]]讨伐足利尊氏,而光严上皇则向尊氏下达了讨伐义贞的院宣。翌年足利尊氏战败,逃亡九州;不久足利尊氏恢复了势力并占领了京都,8月15日立光严上皇的弟弟[[丰仁亲王]]即位,是为光明天皇。光严上皇在京都开设院政,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开设室町幕府。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逃往吉野,重新开设朝廷,与[[光明天皇]]的北朝并立,日本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此后在1348年,光明天皇将皇位让给了[[光严上皇]]的儿子[[崇光天皇]],光严上皇依旧以治天之君的身份开设院政。
 
1350年(观应元年 / 正平5年)室町幕府足利将军家发生内乱,[[足利直义]]在与执事[[高师直]]的争权中失势,投奔南朝。同年足利直义率南朝军在播磨国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战)和摄津国打出滨(打出滨之战)中大破足利尊氏所率的北朝军。足利尊氏不得不向直义妥协,逼迫高师直出家并向直义所支持的南朝投降。次年足利尊氏废黜了崇光天皇和皇太子直仁亲王,停止了光严上皇的院政,并将北朝一系的皇族囚禁,将三神器送交南朝朝廷,史称正平一统。
 
1352年阴历闰2月,南朝的[[后村上天皇]]趁足利尊氏讨伐关东的足利直义之机,派[[楠木正仪]]攻陷了京都。光严上皇、光明上皇、崇光天皇以及皇太子直仁亲王等人被南朝军俘虏。3月足利尊氏开始反扑,南朝军挟光严等人撤往山城国的男山(今京都府八幡市),后来经河内国东条回到后村上天皇的行宫所在地大和国的贺名生(今[[奈良县]][[五条市]])。
 
光严上皇落入与其敌对的大觉寺统南朝手里,过著囚禁生活,从此彻底断绝了执政的愿望,在梦窗疏石的劝说下归依佛门,法名胜光智(后改光智)。光严上皇被南朝软禁了5年,于1357年(正平12年 /延文2年)从河内国金刚寺回到[[京都]],进入深草金刚寿院,此后在嵯峨小仓一带隐居。光严上皇断绝了世俗之年,归依禅门,师事于[[春屋妙葩]]。
 
1362年(正平17年 /康安2年)阴历9月,光严法皇参拜了法隆寺。此后法皇云游大和、纪伊,而根据《[[太平记]]》和《大乘院日记目录》的说法,法皇曾前往吉野会见后村上天皇,与这位昔日的敌人握手言和。但这没有史实根据。
 
晚年在丹波山国庄的常照皇寺(位于今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京北井户町)潜修佛法。1364年于该地病逝。
 
光严天皇擅于创作和歌,是后期京极派重要的一员。他曾亲自参与了由花园上皇指导的《[[风雅和歌集]]》的编纂。有《[[光严院御集]]》传世。
 
==家族系谱==
 
光严天皇是[[后伏见天皇]]的第三皇子,生母为西园寺公衡的女儿宁子(广义门院)。光严天皇被叔父花园天皇收为养子并抚养长大。
 
妃:欢子内亲王(宣政门院)(1315-1362) -[[后醍醐天皇]]皇女
 
第二皇女(1335-?)
 
第三皇女:光子内亲王(1337-?)
 
妃:寿子内亲王(徽安门院)(1318-1358) -[[花园天皇]]皇女
 
典侍:藤原(三条)秀子(阳禄门院)(1311-1352) -正亲町三条公秀女
 
第一皇女(1333-?)
 
第一皇子:兴仁亲王([[崇光天皇]])(1334-1398)
 
第二皇子:弥仁亲王([[后光严天皇]])(1338-1374)
 
皇女
 
后宫:藤原氏(今御方) -西园寺实衡女
 
后宫:藤原氏(对御方) -西园寺实明女
 
第四皇子:尊朝入道亲王(1344-1378) -仁和寺
 
皇女
 
后宫:藤原氏(一条局) -正亲町公荫女
 
皇子:义仁亲王(正亲町宫)(?-1415)
 
后宫:藤原氏 -[[大炊御门冬氏]]女
 
皇女(1331-1402)
 
生母不详
 
皇女:华林惠严(?-1386) -[[宝镜寺开山]]
 
==人物事迹==
 
光严天皇讳量仁,其父乃是[[后伏见天皇]],其母为广义门院西园寺宁子。量仁生于正和二年(1313)7月9日,是后伏见的第一皇子。身为持明院皇统一系期待中的正嫡,量仁是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的最大威胁。嘉历元年(1326)七月后醍醐天皇的东宫太子邦良(后宇多院的嫡孙)病殁,量仁此时已经十四岁,根据两统迭立的原则,量仁成为皇位的最强继承人,并且还得到了镰仓幕府的支持。
 
如此,尽量延后量仁的元服(成人仪式)成了后醍醐拖延战术最后的支招。后醍醐或许期望量仁会在元服之前出现什么意外而丧失了继位的可能,从而使自己大觉寺统的皇嗣得而继承皇位。虽然后醍醐天皇绞尽脑汁,量仁还是于元德元年(1329)十二月二十八日平平安安地顺利元服了,此时量仁已经十七岁了。量仁元服年龄如此之大在当时实在是一个异数。
 
由于[[镰仓幕府]]坚持两统迭立的原则,后醍醐意识到如果不打倒幕府,要想取消量仁的皇位继承权,由自己的子嗣来取而代之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后醍醐也因此而坚定了自己倒幕的决心。量仁践祚东宫和元弘之变一再刺激了后醍醐天皇,元弘元年(1331)八月末后醍醐秘密逃离京城,以笠置山为据点宣布倒幕。九月二十日量仁在镰仓幕府的支持下接受后伏见院的诏书践祚皇位。当时,作为天皇地位象征的三件神器中的宝剑与玉玺被后醍醐带走,量仁只好手持仅剩的神镜继承皇位,这可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异变啊。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軍政人物]][[Category:日本軍政人物]][[Category:日本天皇]]
128,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