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
次編輯
變更
韩弘
,無編輯摘要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韩弘]]'''(765年-823年1月18日 ),滑州匡城人。 [[ 唐朝 ]] 中期藩镇、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 。
韩弘早年举明经科不中,遂弃文从武。后受舅父、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提拔,历任大理评事、都知兵马使等职。贞元十五年(799年)被拥立为节度留后,并获朝廷承认。他为人精明,勤于政事。任内诛杀骄兵三百人,又忠于朝廷。累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等职。淮西之乱时,韩弘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担任主帅。他企图阻挠对淮西的讨伐,养寇自重。淮西平定后,加授侍中,封许国公。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伏诛后,韩弘大为惊恐,遂奉表入朝。受唐宪宗、穆宗宠遇,官终司徒、中书令。
长庆二年十二月(823年1月),韩弘去世,年五十八。获赠太尉,谥号"隐"。撰有《圣朝万岁乐谱》,今已佚 。
==人物生平==
韩弘儿时即成孤儿,依靠舅舅 [[ 刘玄佐 ]] 生活,后举明经科不中,弃文从武,学习骑射,在刘玄佐成为宣武节度使后,韩弘官运亨通,由州中的掾吏升为大理评事。 [[ 唐德宗 ]] 贞元八年(792年)刘玄佐死后,其子刘士宁继任节度使,旋即便被驱逐。韩弘也在此时离开 [[ 汴州 ]] ,任宋州南城守将。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宋州刺史 [[ 刘全谅 ]] 被推举为宣武节度使,他任命韩弘为都知兵马使。
贞元十五年(799年)九月,刘全谅病死。军中将吏思念刘玄佐,因韩弘文武全才,又是刘玄佐的亲属,因此拥立其为留后,得到朝廷批准,被加授为检校工部尚书、知节度事。 此前,陈许节度使曲环病死,割据淮西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与曾刘全谅合谋袭取陈、许二州。韩弘继位时,淮西使者仍在驿馆中。韩弘为表示忠于朝廷,命人将他们斩首。他又挑选精兵三千人,与朝廷讨伐军会合,攻击吴少诚,屡次获胜。史称"少诚由是失势" 。
韩弘执掌宣武十余年,自恃军力强盛,朝廷也不认为他是忠纯之臣。元和九年(814年)九月,朝廷加河东节度使王锷使相衔,韩弘耻于班列王锷之下,在与宰相武元衡的信中表露不满情绪。宪宗正倚仗他制衡淮西叛藩吴元济,因此特意优容,加授守(代理)司徒,仍兼平章事等职,使其位居王锷之上。
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宰相 [[ 裴度 ]] 出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并于次月抵达平叛前线。韩弘因而加紧督战,迫使淮西军将主力屯驻于洄曲,以抵御李光颜等人的攻势。 十月,唐随邓节度使李愬乘虚于雪夜袭取蔡州(今河南汝南),削平淮西。 十一月,韩弘因功被加授侍中之衔,封许国公,解去都统之职。
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宪宗命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五镇讨伐叛乱的李师道。九月,韩弘带病领军 ,包围平卢军辖下的曹州。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弘攻陷考城,杀平卢军二千余人。 二月,李师道伏诛。韩弘慑于朝廷威势,于是上表请求入朝,被册拜为司徒、中书令。七月,韩弘率宣武军的大小将领一千余人入朝,宪宗予以优待。 在偏殿见驾时,因其患有足疾,宪宗特命宦官搀扶他参拜。其后,韩弘多次表示愿意留在 [[ 长安 ]] 奉朝请, 朝廷遂于八月命吏部尚书张弘靖接替他出镇宣武。
元和十五年(820年),宪宗驾崩,韩弘摄任冢宰。六月,又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长庆二年(822年),他称病请还长安,再被任命为司徒、中书令。他入朝后,唐穆宗令百官前往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