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臺灣文社
,無編輯摘要
'''臺灣文社''' 為[[林子瑾]]等12人以「維持漢文」為旨所成立的文學團體。[[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傳統文社的結成既是文脈與道統的承繼,更是回應漢文存續危機,進行差異性的創造性轉化。<br>文社形成的社群,依時列次,有[[崇文社]](1918年)、[[臺灣文社]](1919年),以及[[高山文社]](1922年)等,分別於[[彰化]]、[[臺中]]與[[臺北]]創立。其中,崇文社結合儀式,春秋兩時例祭[[關聖帝君|關帝]]、[[文昌帝君|文昌]]等聖人,這點與高山文社祭儀於[[孔子|孔]]誕釋奠頗為雷同。然而,崇文社通過徵文,溝通意見,並參與儒釋論爭,一時全臺鵲聲;高山文社則著重於擊鉢賦詩,以區域交誼為主;臺灣文社在「文化調適」和「知識傳播」的討論,有著特殊的取徑,具體表現在機關雜誌《臺灣文藝叢誌》中,以選登、譯介、徵求文章與舊文重刊的方式,開展臺人寬廣的視域。<br>「臺灣文社」的組成與發展,與[[櫟社]]有著密切的關聯。<br><br> 臺灣文社 的籌設,是在詩會中討論提出的,1918年9月20日,清水的[[鰲西詩社]]與中臺地區的[[櫟社]],假清水街源順號的伯仲樓,舉行雙社聯吟,會中由[[蔡惠如]]、[[林幼春]]提議,設法維持漢文(臺灣文社成立後,兩人任理事、名譽社員),遂於次月19日,籌備「臺灣文社」,據《[[臺灣日日新報]]》載云:「中部某有志者等。爲廣聯同好研究漢文起見。近倡設一社。稱曰臺灣文社。竝擬發刊文藝叢誌。募集詩文揭於誌上。以頒布於一般志願入社之社員及購讀者等」。12月12日,舉行成立大會,由[[櫟社]]同人:[[傅錫祺]]、[[蔡惠如]]、[[林幼春]]、[[林子瑾]]、[[鄭汝南]]、[[林獻堂]]、[[陳聯玉]]、[[陳懷澄]]、[[林載釗]]、[[陳滄玉]]、[[陳基六]]、[[莊伊若]]等十二人,共同組成,設址於[[臺中州]][[臺中市花園町]]五丁目五六番地(今[[台中市]]東區振興里信義街上),並設文庫、購讀報刊雜誌於此。會中通過暫行的〈臺灣文社規則〉,議定次年元月,發刊《[[臺灣文藝叢誌]]》,以為「鼓吹文運。研究文章詩詞。互通學者聲氣」,1919年10月19日,正式通過〈臺灣文社規則〉,首條即彰明「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詩詞。互通學者聲氣為宗旨」,從文學、文運到文明,擴充了思考的範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