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網球

增加 7,57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網球'''是種在一定場地內隔著網於兩邊相互回擊的運動。 ‧網球運動起源於十四世紀中葉的法國,由宮廷中的貴族仕女…”

'''網球'''是種在一定場地內隔著網於兩邊相互回擊的運動。
‧網球運動起源於十四世紀中葉的[[法國]],由宮廷中的貴族仕女們開始流行起,最初場地是設在大廳中並沒有使用球拍來擊球,而由手掌來代替球拍,場地 中央也不是一張網子而是拉起一條繩子;且球是用布紮成的。在西元1555年以前,網球仍被稱為 「宮廷遊戲」。

網球體育運動,常見的有一對一的單打和二對二的雙打,對抗雙方隔著球網,用球拍將橡膠製空心球擊打至對方場地中,目標是令對方無法將球按規則擊回。
網球現在是一項奧運會比賽項目,適合社會各階層與年齡段人群。現代網球起源於英格蘭伯明罕的「草地網球」。1890年,網球比賽規則定型,至今調整不多,僅有的修改包括規定發球者的位置和引入「平分規定」,與1970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試行搶七規則(由詹姆士·凡·阿蘭發明)。近來網球大賽引進了電子監控系統和球員挑戰規則,使球員有機會用技術手段確定球是否出界。

網球比賽的觀眾數目眾多,四大滿貫賽事特別受到關注,包括澳網(硬地)、溫網(草地)、法網(紅土)和美網(硬地)。

==法國硬式網球的興衰==

直至十六世紀初,法國民間的百姓因好奇而開始模仿,並且將用具改良,如加大拍面增長拍柄及握把,又在場地中央繩上加入垂直的繩子使球飛越網子下方時較容易被察覺。但不久之後就被當時法國國王明令禁止,說這是一種特權遊戲平常百姓不可從事。十七世紀時場地中間已不用網簾,而改用小方格網子,且把球拍拍面改為網子編成,以增加彈性及減少空氣阻力,使球拍易於揮動且重量較輕。
‧當時人們想要一種能在鄉村住宅草地上舉行,而又比槌球有活力的遊戲。由於以上的進化使網球運動越來越風行,甚至以它來賭博,逼使法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致使十八世紀的網球風氣衰退下來。

==英國草地網球的興起==

網球雖發源於十四世紀的法國,但真正的網球(也就是最早的草地網球)則發源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將網球發揚光大的是英國派駐[[印度]]軍隊退役上校溫飛爾上校Walter Clopton Wingfield,他在一八七三年發明了「Sphairstike」,並帶回英國後才得以再次盛行,他將網球運動由室內大廳改到室外草地舉行,稱為草地網球(Lawn Tennis)。成了近代網球的祖先。
此遊戲廣受歡迎,但仍經歷了許多改變才發展成今日網球;例如,球場當初形狀奇怪,近網處狹窄,近底線處寬闊,球場標線與今日球場大異其趣,球網形狀也不同,但這已是網球的起源,其後才開始有其他材質的球場出現。
當時有一位雜誌編輯華爾施在溫布頓成立槌球會。一八七○年,全英槌球會成立,一八七五年,該會把草地網球和羽毛球列入活動項目,一八七七年,該會改名為【全英草地網球及槌球俱 樂部】(The All England Croquet and Lawn Tennis Club,簡稱 AELTC) ,並在同年七月,舉辦第一屆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美國硬式網球的興起==

一八七六年白里奇女士將網球帶回[[美國]],且在各種不同的場地上舉行比賽,於是草地網球漸漸由硬式網球來取代
‧西元1900年網球運動在美國人克里斯麥克勞林的推動之下,讓網球更現代化,由溫文儒雅的運動變成活潑、緊張、刺激的運動。這種美式網球也就是我們現今所說的Tennis 即 「硬式網球」。

==軟式網球由日本發起==

至於有別於現今硬式網球的軟式網球(Soft Tennis),是因為網球傳入[[日本]]時在西元1886年,當時其場地、設備、球拍、球均十分昂貴,推廣受到很大阻礙,於是聰明的日本人利用橡皮,發明了橡皮網球代替羊毛硬球,且將昂貴的進口球拍改為質輕自製的球拍,球拍上的網繩張力亦較低,這就是俗稱「軟式網球」的由來。
‧環顧世界各國在硬式網球選手的訓練上都投下大把精力,且以舉辦大型公開賽為榮;而流行於中日韓的軟式網球亦因亞運及亞洲盃舉辦更顯蓬勃。


=== 四大满贯賽事 ===
{{Main|网球大满贯}}
[[网球大满贯|大满贯]]是一年一度网球赛事中最重要的四項赛事,即[[澳洲网球公开赛]](澳网)、[[法国网球公开赛]](法网)、[[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温网)、[[美国网球公开赛]](美网)。

{| bgcolor="#f7f8ff"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0" border="1" style="font-size: 95%; border: gray solid 1px;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bgcolor="#CCCCCC"
! '''时间'''
! '''比赛'''
! '''地点'''
! '''场地'''
|-bgcolor="#EFEFEF"
|1月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墨尔本]]||硬地(Plexicushion)
|-
|5月-6月 ||[[法国网球公开赛]]||{{FRA}}[[巴黎]]||紅土
|-bgcolor="#EFEFEF"
|6月-7月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UK}}[[伦敦]]||草地
|-
|8月-9月 ||[[美国网球公开赛]]||{{USA}}[[纽约]]||硬地 (Decoturf)
|}


=== ATP世界巡迴賽大師1000賽 ===
{{Main|ATP世界巡迴賽大師1000賽}}
{{Main|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ATP世界巡迴賽大師1000賽]]由九項賽事組成,是男子網球僅次於大滿貫的重要比賽。所有賽事皆為每年舉辦,每奪得一個冠軍即可獲得世界排名積分1000分。當[[職業網球聯合會]]主席[[漢密爾頓·約旦]]於1990年上任時,大會將當時除大滿貫外最重要的九項賽事改制為「超九」賽事,即為後來的網球大師系列賽。每年11月網球賽季結束後,世界排名前八的選手還可參加一項採分組循環的[[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這項賽事目前在英國倫敦舉行。

2007年8月31日,ATP宣布將在2009年實施大規模改制。大師賽將改名為「大師1000賽」,新名稱中的數字1000代表每場比賽奪冠者可獲得的排名積分。與原先計畫不同的是,賽事數量仍將維持九個:[[蒙地卡羅大師賽]]將留在該系列中,但不會強制選手參加;[[漢堡大師賽]]被降級為500分的賽事;[[馬德里大師賽]]將移師到5月成為紅土賽事,而新增的[[上海大師賽]]將接替原本馬德里的10月室內賽事。在2011年,九項1000級賽事的其中六項將與WTA巡迴賽結合。


目前的大師1000賽(2009年起)
{| bgcolor="#f7f8ff"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0" border="1" style="font-size: 95%; border: gray solid 1px;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bgcolor="#CCCCCC"
! '''時間'''
! '''比賽'''
! '''地點'''
! '''場地'''
|-bgcolor="#EFEFEF"
|3月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USA}}[[印第安維爾斯]]||硬地
|-bgcolor="#EFEFEF"
|3月 ||[[邁阿密大師賽]]||{{USA}}[[邁阿密]]||硬地
|-
|4月 ||[[蒙地卡羅大師賽]]||{{MON}}[[蒙地卡羅]]||紅土
|-
|4月 ||[[羅馬大師賽]]||{{ITA}}[[羅馬]]||紅土
|-
|5月 ||[[馬德里大師赛]]||{{ESP}}[[馬德里]]||紅土
|-bgcolor="#EFEFEF"
|8月 ||[[加拿大大師賽]]||{{CAN}}[[蒙特婁]]和[[多倫多]]||硬地
|-bgcolor="#EFEFEF"
|8月 ||[[辛辛那提大師賽]]||{{USA}}[[辛辛那提]]||硬地
|-bgcolor="#EFEFEF"
|10月 ||[[上海大師賽]]||{{CHN}}[[上海]]||硬地
|-
|11月 ||[[巴黎大師賽]]||{{FRA}}[[巴黎]]||室內硬地
|}
{{Clr}}
15,8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