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刘炽

增加 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刘炽]]'''(1921年3月10日~1998年10月23日),男,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陕西西安人,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和歌曲家。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舞蹈班副班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 新中国最著名电影音乐人,代表作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英雄赞歌》、电影纪录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顾问,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ref>[https://baike.so.com/doc/6613718-6827511.html 个人简历网]</ref>
== 早年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5月,冼星海将赴苏,刘炽对恩师的离去恋恋不舍,他一直把星海送到南去的汽车上,他捧上手中的《联共(布)党史》请星海题字,星海落笔疾书--"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这珍贵的题词,刘炽50多年来一直铭刻在心,化作他音乐创作的灵魂。
<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10月,刘炽从鲁艺音乐系毕业,进音乐室当研究生不久,就奔赴鄂尔多斯草原考察蒙古族音乐。蒙古族文艺考察团由[[王锋]]带队,[[朱丹]]、[[王亚凡]]、[[李建彤]]、[[马寅]]与刘炽同行。他们来到伊克昭盟乌审旗,搜集民风、民俗、民间音乐。刘炽年龄最小,他身穿蒙古族服装,拜访活佛,结交喇嘛,与牧民交朋友,很快采录许多蒙古族民歌,他不只能记下来,而且很快就能唱出来,博得许多蒙古同胞的喜爱,由于他不会讲蒙语,老乡说:"这小伙,把蒙古话芯了,但还是咱蒙古族人。"
<p style="text-indent:2em;">解放战争时期,刘炽到东北,开展了许多音乐活动,创办了音乐学校、星海合唱团,任校长、团长、指挥,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音乐工作者。指据了关外第一场黄河大会唱,开创了电台教唱革命歌曲的先例。在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起了很大作用。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音乐家]]
[[Category:艺术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