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丹麦

增加 3,7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丹麦(Kongeriget Danmark),[[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两个自治领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
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 德国]] 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 哥本哈根]] 。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 玛格丽特一世]] 的主导下与[[ 瑞典]] [[ 挪威]] 组成卡尔马联盟, 并成为联盟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拥有极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ref>[http://dk.mofcom.gov.cn/article/ddgk/zwjingji/200902/20090206068989.shtml 丹麦政治环境],商务部网,2018-07-31 </ref>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简称 ||丹麦 || 所属洲 ||欧洲
|-
|首都|| 哥本哈根<ref>[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62/1206x0_679064/?f_ww=1 丹麦国家概况],外交部网,2017-07-07</ref>||   主要城市|| 奥胡斯,欧登塞,奥尔堡,埃斯比约等
|-
|国庆日|| 4月16日 ||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 国歌|| 《有一处好地方》
|-
|GDP总计|| 3248.72亿美元(2017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56307美元(2017年,国际汇率)<ref>[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denmark 丹麦GDP、人口],世界银行网,2017-07-07</ref>
|-
|国家代码|| DNK ||官方语言 ||丹麦语
===早期历史===
[[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狩猎为生。
[[File:1211去.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mode=1&did=2#did1 原图链接][http://travel.qunar.com/p-gj300561-danmai-gaikuang-12 图片来源于去哪网]]]
公元前4200年~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这一地区的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垦土地,耕耘农作。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
===海盗时期===
丹麦人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在夏季纠众出海进行抢劫。
[[File:2去去.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mode=1&did=11#did10 原图链接][https://www.igo.cn/liuxue/views/20170426221440.shtml 图片来源于新图网]]]
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和丹麦海盗媾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这个帝国在1042年瓦解。
===卡尔马联盟及对外战争===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连年战乱使丹麦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农业尤烈。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799年、 [[ 石勒苏益格 ]] [[ 荷尔斯泰因 ]] 在1804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 [[ 印度 ]] [[ 几内亚 ]] [[ 殖民地 ]] 出售。直到19世纪中叶,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File:3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mode=1&did=15#did14 原图链接][https://www.autohome.com.cn/beijing/ 图片来源于汽车之家网]]]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影响和 [[ 普鲁士 ]] 的直接干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局势动荡不安,1848年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 [[ 德意志联邦 ]] 。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 3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1864年丹麦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并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普鲁士便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 [[ 普鲁士 ]] [[ 奥地利 ]]
在1848年 [[ 法国 ]] [[ 德国 ]] [[ 欧洲 ]] 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丹麦立宪会议颁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行 [[ 君主立宪制 ]] ,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1870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1871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19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世界大战时期===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 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后应[[德国]]的要求布雷封锁了 [[ 松德 ]] [[ 贝尔特海峡 ]] 水域。 [[ 德国 ]] 投降后,丹麦要求在石勒苏益格举行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组成政府。面对棘手的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社民党政府提不出妥善解决办法,执政两年后被迫辞职。1929年经济大衰退时期,[[社民党]]大选获胜,和激进左翼党联合组阁,此后除有几次短暂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党单独或联合组阁。在经济方面,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亦波及丹麦,1933年失业率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 [[ 英国 ]] 、德国先后签订了农产品协议,并相应调整了农业生产,缓和了经济萧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 [[ 欧洲 ]] 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 [[ 法西斯 ]] 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1944年 [[ 冰岛 ]] 独立, [[ 格陵兰 ]] [[ 法罗群岛 ]] 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 [[ 纳粹 ]] 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 [[ 瑞典 ]] 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战后时期===
1947年丹麦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丹麦加入 [[ 欧洲 ]] 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加入欧洲委员会。[[File:4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mode=1&did=21#did20 原图链接][http://www.desktx.com/fengjing/danmai/ 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1950年5月11日丹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丹麦再度修改宪法,规定丹麦为 [[ 君主立宪 ]] 国家,议会为一院制。对外积极发展[[北欧]]合作。1973年加入 [[ 欧洲共同体 ]] 。丹麦女王为 [[ 玛格丽特二世 ]] (1972年登基)。1982 年P年[[P.H.施吕道 ]] 任首相。<ref>[4http://dk.mofcom.gov.cn/article/ddgk/zwjingji/201302/20130200040564.shtml 丹麦的地理环境],商务部网,2018-07-13 </ref>
2015年3月28日,丹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ref>[http://news.163.com/15/0328/21/ALQSEH460001124J.html 丹麦申请加入亚投行 为第一个申请加入的北欧国家],网易网,2015-03-28</ref>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日德兰半岛上。东靠[[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濒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南部毗连德国。
本土由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西兰岛、博恩霍尔姆岛等406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为4309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自1953年起正式成为其领土的 [[ 格陵兰岛 ]] (面积217.5万平方公里)和享有自治权的法罗群岛(面积为1399平方公里,由21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7314公里。
===地形地貌===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较为匮乏,除 [[ 石油 ]] [[ 天然气 ]] 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铁等矿产全部靠进口。丹麦在北海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1972年起开采石油,2010年产油1232万吨,为欧洲第3大石油输出国。天然气80.9亿立方米,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48.6万公顷,覆盖率约10%。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行政区划'''==
2007年1月1日,丹麦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全国设5个大区、98个市和[[格陵兰]]、法罗群岛2个自治领地。<ref>[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06-19/7356114.shtml 丹麦反对党阵营赢得议会选举 将有权组建新政府],中国新闻网,2015年06月19日</ref>[[File:5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mode=1&did=19#did18 原图链接][http://www.cyts.ha.cn/jingdian/18157.html 图片来源于中青网]]]
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也是丹麦王国的领土,但拥有自治权并且享有高度自治,在议会各拥有2席。法罗群岛自行划分为7个郡30个县;格陵兰人口少,没有再划分行政区域。
首都 [[ 哥本哈根 ]] (Copenhagen ,Koebenhavn)是北欧最大的城市,原意为“商人港口”,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的枢纽,由于统治欧洲时间最久的皇族玛格丽特女皇二世皇族居住于此,因此它还有一个别称——“女皇之城”,人口50.1万(2006年1月),这个城市因丰富的艺术与文化本质而在1996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其他主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包括:奥胡斯、欧登塞和奥尔堡等。<ref>[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6/28/c_127959879.htm 丹麦产生新一届内阁 平均年龄50岁],新华网,2015年06月28日</ref>
=='''国家象征'''==
===国名===
 
丹麦王国(The Kingdom of Denmark , Kongeriget Danmark )代码DK(DNK)。
===国旗===
[[File:6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B9%FA%C6%EC&mode=1&did=10#did9 原图链接][http://www.win4000.com/wallpaper_big_109401.html 图片来源于美卓网]]]
丹麦国旗是现今仍在使用的[[国旗]]之中最为古老、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面,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7∶28。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图案,稍偏左侧。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麦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至今每年6月15日,丹麦都要庆祝“国旗日”即“ [[ 瓦尔德玛日 ]] ”。
===国徽===
===国花===
[[ 冬青 ]] [[ 木春菊 ]] 。冬青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辞海上的注释是,依靠另一种生物而生存的生物或从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和组织中摄取养分为生。离开了它寄主它将枯萎成金黄色。[[File:7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B9%FA%BB%A8&mode=1&did=10#did9 原图链接][http://www.worlduc.com/LoginPage.aspx?ReturnUrl=http%3a%2f%2fwww.worlduc.com%2fblog2012.aspx%3fbid%3d58674655 图片来源于世界大学城网]]]
木春菊又叫茼蒿菊、木茼蒿、东洋菊,也被叫做玛格丽特、少女花、法兰西菊等。是丹麦的国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甚长,自早春至秋季均能开花,因为茎部容易木质化关系, 所以取名木春菊。产于非洲西北部及澳洲、加纳利群岛,为常绿亚灌木,木春菊花期长,枝叶繁茂,花色淡雅,为寒冷地区冬、春季重要盆花,温暖地区可作为花坛和花境材料,用扦插繁殖。
===国鸟===
[[天鹅]]。天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鸟类。是体型高大的白色天鹅。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分布在北欧 [[ 、亚洲 ]] 北部。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
=='''人口民族'''==
562.8万人(2013年),丹麦人约占95%,外国移民约占5%。 官方语言为丹麦语。86.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0.6%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格陵兰人口52940(1985年),主要是格陵兰人。法罗群岛人口4.5万(1985年),系法罗人。
===国防===
根据丹麦宪法,玛格丽特二世女王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部是武装力量最高行政机关,国防大臣为文职,向议会和首相负责,对武装力量实施行政领导。国防司令部是武装力量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丹三军的作战、训练和后勤保障。现任国防司令是[[ 汉斯·杰斯帕·赫尔旭]] (Hans Jesper Hels?,2002年5月上任),国防参谋长为[[ 蒂姆·斯洛斯·约根森]] (Tim Sloth J?rgensen)。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服役期8 ~12个月,志愿兵服役期为54 ~72个月。
当地时间2018年6月25日,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爱沙尼亚、西班牙和葡萄牙欧盟9国防长在卢森堡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一个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ref>[8http://news.cri.cn/20180627/b650f867-32bd-a95d-d012-cd90291044fb.html?f_ww=1 欧盟9国签意向书欲组建军事部队 意大利拒绝加盟],国际在线网,2018-06-27</ref>
===军力===
=='''旅游'''==
===美人鱼铜像===
[[File:8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A4%C2%F3%C3%C0%C8%CB%D3%E3%CD%AD%CF%F1&mode=1&did=1#did0 原图链接][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O0001/2207372.html#p=C4755C9G00AO0001 图片来源于网易网]]]
“美人鱼”铜像(Little Mermaid)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朗厄里尼港入口处的一块巨大鹅卵石上,它是丹麦雕塑家埃德华·埃里克森于1912年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女主角用青铜雕铸的。“小美人鱼”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于1837年所写的一篇童话《海的女儿》中的主角。铜像于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现已成为丹麦的象征。2006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决定将[[美人鱼]]雕像向深海处搬迁,原因是过多的游客对雕塑造成太多的破坏。
===大贝尔特海峡大桥===
[[File:9QQ.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4%F3%B1%B4%B6%FB%CC%D8%BA%A3%CF%BF%B4%F3%C7%C5&mode=1&did=3#did2 原图链接][http://country.lvyou168.cn/Denmark/attractiondetail287.html 图片来源于世界游网]]]
大贝尔特海峡大桥(Store Baelt Bridge)建在丹麦西兰岛与菲英岛之间18公里宽的大贝尔特海峡上,该桥上的悬索桥长1624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
=='''相关视频'''==
大贝尔 1、[发现]北欧系列之丹麦 海峡大桥(Store Baelt Bridge)建在  {{#ev:youku|XMTQyMTEwNDcyNA|540|inline|[发现]北欧系列之 丹麦 西兰岛与菲英岛之间18公里宽的大贝尔 海峡上,该桥上的悬索桥长1624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辑 |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2、丹麦风景 {{#ev:youku|XMTg2Mzg2NjU4OA|540|inline|丹麦风景|frame}}</div> 3、三分钟带你走近丹麦水晶宫 {{#ev:youku|XMzE5NDc0MDUwMA|540|inline|三分钟带你走近丹麦水晶宫 |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4、安徒生博物馆 {{#ev:youku|XMTc4NTU1ODM1Ng|540|inline|安徒生博物馆|frame}}</div>
== '''參考來源''' =={{Reflist}}[[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