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传瑛

增加 27 位元組, 5 年前
加入參考來源
==昆剧生涯六十年==
1921年9月初,他正在双塔小学读初小二年级时,受先入昆剧传习所的胞兄周根生(传铮)影响,辍学入所习艺。初习旦脚,因喉咙不好,而改行学打小锣。传习所老师规定学小锣者必须跟着“踏戏”。传瑛也就得天独厚,接触的戏较多,再加上他的勤奋好学,一边学打小锣,一边在角落里跟着老师学唱念,学身段动作,就这样额外学会了不少戏。事隔一年余,有一次老师为师兄们排《花荡》,由沈斌泉教张飞,沈月泉授周瑜。传瑛也和往常一样,边学打小锣,边在后面暗暗学习周瑜的唱念与一招一式,被沈月泉回头看见,就将传瑛调入自己桌台,正式改学小生行。<ref name="昆曲小生"/>
1925年11月26日,随传习所赴沪“帮演”,与旦角张传芳长期合作,被称为“传”字辈中生、旦“小档”(按:顾传玠、朱传茗为“大档”)。出科后,成为新乐府昆班台柱之一。1930年在上海“大世界”演出,有缘与著名学者张宗祥(冷僧)相识,向其习文,历时数月,得以较快提高了文化素养。后来,传瑛不但在舞台表演上具有精深的艺术造诣,而且擅长讲戏、编戏、排戏,亦得益于此。1931年他霓社昆班创建时,他是11位发起人之一。顾传玠离班求学后,传瑛便独挡一面,除某些大冠生戏受嗓音、身材条件限制,由赵传珺扮演外,小冠生、巾生、翎子生、鞋皮生等各个家门的小生主戏大多由其承担。
3,5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