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夫·克莱因

增加 2,496 位元組, 5 年前
更新资料
伊夫·克萊因 ( 法語:Yves Yves Klein ),出生1928 , 1928 年4月28日 。他是 -1962年6月6日), 法國藝術家,是戰後歐洲藝術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1960年,藝術批評家皮埃爾·雷斯塔尼提出新現實主義,而克萊因就是該運動的領先人物。他是行為藝術最早的推動者,同時也被視為極簡主義和普普藝術的先驅。知名於單色畫創作。 <ref>{{Cite web|url=https://www.theartstory.org/artist-klein-yves.htm|title=Yves Klein/French Painter|website=The Art Story/Artists|access-date=2018-11-22}}</ref>  ==生平==1928 年4月28日生於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尼斯,他的父母Fred Klein及Marie Raymond都是畫家。<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zh-tw/culture/bkoom9.html|title=伊夫·克萊因——不一樣的藍色!|date=2016-07-27|website=每日頭條/文化|access-date=2018-11-22}}</ref> 從1942年到1946年,克萊因就讀於當地的海洋商務學院修讀日文。 這時,他與阿爾曼(Armand Fernandez)和克勞德·帕斯卡爾成了朋友並開始畫畫。後來因高考失敗後接觸到柔道運動。1952年到日本學習正宗的柔道,兩年後獲得黑道四段並回到巴黎開設了一家柔道學校 但是他的血管中到底流淌著藝術血液,所以他在柔道學校訓練廳里掛了不少自己的畫作。而從這些作品中已經看出他未來在美術上的發展方向:他這時候已經使用單一顏色畫畫了。 1955年,克萊因畫了“橙色”(Monochrome orange),希望能夠在“新現實沙龍”(Salon des Realites Nouvelles)中展出,但是卻遭拒絕。 兩年後,克萊因終於在義大利米蘭首次展出了他的藍色系列。這次他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承認及獲得了國際聲名。從此後,克萊因的藍色獲得 了一個專門說法,叫做國際克萊因藍,簡稱IKB,顏料的配方權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隨後克萊因回到巴黎,在與他相熟的Iris Clert畫廊繼續展出他的藍色系列。在開幕的那天,他找人放了1001個藍色氣球,並將這個舉動命名為「空中雕塑」。在此之後,IKB以及行為藝術就成為他短暫的藝術生涯中讓世人側目的標誌。他是身體藝術的首創者,曾經找了三個女子,裸露著躺在畫布上滾動,號稱anthropométries作畫方式。 可惜天妒英才,這特立獨行開了先河的藝術家不幸於1962年6月6日心臟病突發卒死。<ref>{{Cite web|url=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Yves-Klein|title= Yves Klein French artist|website=Encyclopædia Britannica/Biography|access-date=2018-11-22}}</ref> == 參考文獻 ==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