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沽炮台

增加 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Timg (2)真相.jpg|缩略图|400px|大沽口炮台遗址|[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A7%E6%B2%BD%E7%82%AE%E5%8F%B0&step_word=&hs=0&pn=0&spn=0&di=858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616680668%2C688408117&os=3695651150%2C1848264953&simid=3477088934%2C186281352&adpicid=0&lpn=0&ln=616&fr=&fmq=1569559049162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youimg1.c-ctrip.com%2Ftarget%2F10020d0000006vm53C16C.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y57_z%26e3Bvp6tr_z%26e3Bv54AzdH3Fft2ipAzdH3FaAzdH3F8baab-1twgrtg2_z%26e3B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sight/0/18008-dianping.html 图片来源于携程网网]]]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 [[ 天津市 ]] ,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南有 [[ 虎门 ]] ,北有大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后来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8年国务院公布大沽口炮台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ile:Timga's.jpg|缩略图|400px|英法联军侵华攻占大沽口炮台.]]
[[File:Timg (1)按时a.jpg|缩略图|400px|大沽口炮台.]]
明初, [[ 永乐皇帝 ]][[ 朱棣 ]] 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他位日渐凸显,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 [[ 鸦片战争 ]] 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1841年,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军事御体系已见雏形。
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提督 [[ 史荣椿 ]] 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 [[ 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 。1859 ]]。 1859 年,钦差大臣 [[ 僧格林沁 ]] 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随时间的变迁,炮台在工艺上已大有改进,木材、青砖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实,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增高到三至五丈。
1875年,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从欧洲买来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此时大沽口的抗敌实力已不容小觑。
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先后对大沽口炮台发动了四次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547595919127316&wfr=spider&for=pc  大沽口炮台战斗场景真实还原,英法联军无耻侵略,清军惨遭阵亡],百度,2018-09-14</ref>
1901年“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8年 解放后, 大沽口炮台遗址被 国务院正式确定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已经成 ,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 天津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不断改造升级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新建3D影院,升级改造服务中心,扩建遗址纪念广场,开辟游客休息区域,增设多媒体影视播放、触摸屏历史资料展示以及临时展览等,并为游客提供饮用水、报纸、杂志等服务。
2013年2月16日,大沽口炮台遗址日前正式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
==意义价值==
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在侵略者枪炮逼下,清政府签定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区军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之敌进行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为此,伟大的革命导师 [[ 马克思 ]] 于1859年写下 [[ 《新的对华战争》 ]] 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
大沽口炮台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塘沽区政府曾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工作大多停留在基础调研、保存遗址的层面上.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滨海新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高速运转下的传统历史的丧失已经引起了城市规划师和经营者的普遍关注.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