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秦皇岛

增加 10,474 位元組, 4 年前
经济概况
民营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快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为66.2%。实缴税金154.1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7%,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8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4%;就业人员77.91万人,增长1.4%。
 
== 社会事业 ==
 
'''教育'''
 
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317所,在园儿童7.75万人。小学416所,招生数3.34万人,在校生19.54万人。普通中学154所,招生数4.11万人,在校生12.6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招生数123人,在校生468人。中等职业学校44所,招生数1.28万人,在校生达3.16万人。普通高等院校13所,招生数4.94万人,在校生达15.53万人。 人才密度居全省首位。
 
'''科技'''
 
2012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62项,其中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3个,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5个;争取省级以上资金384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419件,比上年增长54.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817件,增长53.0%。授权专利1203件,增长18.9%。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1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截止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6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2年,燕山大学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授牌,建设了我市第一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企业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年末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62家,其中省级27家、国家级2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家。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是中关村海淀园在全国建立的首家分园,从开园以来,已引进项目68个;
 
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引进12家科研院所的19个项目,成立了16个实体企业和3个所企共建平台;数谷翔园京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引进清华大学秦皇岛智能装备研究院、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研究院等4家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区与京津高校的合作步伐已迈向了高层次、宽领域。
 
'''通信'''
 
2012年电信业务收入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5%;邮政业务收入2.75亿元,增长12.4%。全年发送函件1108.8万件,比上年增长1倍。发送报刊累计达4885万份,增长21.1%。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72.32万部,比上年下降2.3%;移动电话拥有量314万部,下降2.1%。互联网宽带用户达52.25万户,增长5.4%。
 
'''卫生'''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15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63个 ,二级医院20个,三级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1个,乡镇卫生院7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695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102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8347人,注册护士7758人。
 
三甲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秦皇岛市中医院、秦皇岛市第二医院、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体育'''
 
秦皇岛曾协办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2年,全市承办了女拳世锦赛暨伦敦奥运会资格赛。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名运动员进行了295场比赛,顺利产生3个级别24张伦敦奥运会入场券。承办了四国青年足球邀请赛。中国、法国、朝鲜、墨西哥四支U19国家队展开了较量。通过各项大赛的举办和承办,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赛事中获得奖牌158枚,比上年增加25枚。其中金牌51枚,银牌43枚,铜牌64枚。全年共发展等级运动员202人,等级裁判员82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水平显著增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已超过130万,占全市人口总数40%以上。
 
'''环保'''
 
秦皇岛市的绿化建设围绕“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发展目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长城文化游、海滨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商务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海岸线生态恢复景观、森林湿地公园、植物园等重点园林工程,塑造了秦皇岛现代滨海都市风格。
 
秦皇岛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 ;城市区园林绿地面积45765亩,建城区公共绿地10701亩,绿地率36.90%,绿化覆盖率43.20%;人均公共绿地9.2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360天,跨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
 
=== 交通 ===
 
'''公路'''
秦皇岛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京哈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承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 截止到“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031公里,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3公里,比“十一五”增长了69%。
 
秦皇岛市规划的“大”字型高速公路网及“三纵六横九条线”的公路主骨架逐步形成,为构建“1小时经济圈”奠定了基础。大字型高速公路网由京沈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及承秦高速公路、北戴河连接线构成;三纵即:秦青线、青乐线、蛇刘线;六横:京建线、凉龙线、三抚线、102、205国道、沿海公路;九条线是路网骨架的补充,主要有:青龙连接线、双牛线、山海关连接线、出海路复线、京沈高速开发区连接线、南南线、抚留线、卢昌线、燕新线。
 
目前正在建设和规划二秦高速公路、承秦铁路、环渤海城际铁路、京秦城际、京秦高速、秦抚快速路。
 
'''铁路'''
秦皇岛的铁路由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共同管理,秦沈客运专线、京哈铁路、津山铁路、大秦铁路、津秦客运专线五条铁路干线穿境而过。
 
火车站:秦皇岛站,北戴河站,山海关站,昌黎站,卢龙站,抚宁站,卢龙南站(预留)
 
'''航空'''
秦皇岛山海关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建设标准为4D级,距秦皇岛市海港区约12.6公里,据山海关区约5公里,投入运营以来先曾开通广州、上海、北京、石家庄、大连等40多座城市,已开通12条 航线,2006年安全起降149架次,吞吐量11916人次,货邮13.139吨,2007上半年安全起降326架次,吞吐量28424人次,货邮41.93吨。。“十二五”期间,预计秦皇岛市完成民航吞吐量89万人次、货邮2849吨,比“十一五”翻一番。
 
秦皇岛北戴河机场为旅游支线机场,机场位于昌黎县晒甲坨村南,占地2346亩,距秦皇岛市区47公里,距北戴河海滨约34公里,距北戴河新区约20公里,建设标准4D级。可满足B767等D类以下飞机的起降条件,可同时停放B737等C类飞机3架、B767等D类飞机1架;年设计能力旅客吞吐量为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1200吨、飞机起降578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508人次。
 
'''公交'''
截止2010年底,秦皇岛公交共有公交营运汽车线路50条,东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西到南戴河圣蓝海洋公园,南到东山浴场,北到北港镇闫庄村,有各种运营车辆1500台,城市万人拥有量为9.23台,出租车7000辆。
 
'''轨道交通'''
秦皇岛地铁1号线至9号线正在规划中。开工时间待定。“十三五”期间,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秦皇岛市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 历史文化 ==
 
'''特产'''
 
秦皇岛濒临渤海湾,特产以海产品为主:铁板蟹、干贝、海蝗鱼、梭鱼、墨斗鱼、带鱼、鱿鱼、海螺、毛蚶等贝壳类品种繁多,集渤海湾海味产品之精华。秦皇岛工艺品包括各种珍珠饰品:门帘、项链、珍珠挂件、贝堆、贝雕、人造琥珀、砖雕等工艺品,都非常有当地特色。还有一种当地人用平螺(海底发光的一种螺)加工制成的装饰品,是当地特产与手工制作艺术的结合。
 
秦皇岛还集中了许多地方风味的名优特产。如京东板栗、石门核桃、胜利、葵花苹果、昌黎蜜梨、玫瑰香葡萄、南大寺水蜜桃、苦杏仁等干鲜果品。有一种当地产的小洋梨,个小无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是当地野生果树中的独特品种。此外还有元鱼酒、秦雪啤酒、老肉、北戴河杨肠子火腿肠等地方名优产品。
 
联峰山公园东南门是北戴河小商品集散地,各式海味、果类、木制品、珍珠产品、家电、日常生活用品等琳琅满目,且不乏价廉物美的精品。每到旅游季节,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南戴河游乐中心滑沙场附近,有新建的较大规模的市内购物场所,情况与前者相仿。二者均是旅游购物好去处,但购物时应注意比较价格。
 
青龙特产:苹果,京东板栗。
 
'''地名来源'''
 
秦皇岛之名的起源地是指今海港区东山,这是一座由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剥蚀性残山,海拔20余米,方圆不足平方公里。今天与陆地连在一起的东山,在200多年前,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屿,直到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岛屿才与陆地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秦皇岛相传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秦皇岛之名最早见于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杨琚《秦皇岛》一诗,其中有“古殿远连云缥缈,荒台俯瞰水潺湲”之句。
 
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永平府志》中有关于秦皇岛的记述:“秦皇岛在抚宁县东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万历年间,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记述的更为详细:“关(山海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俗传秦皇至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顿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皇下马迹,因名秦皇山”。之后,地方史志和文人诗作中多有记述。到清代,又有秦王岛之说。秦王岛之名最早见于康熙八年《抚宁县志》,其中有“秦王岛误秦皇岛,在县东七十里,四面皆水,惟岛居中,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岛上荆条伏生。相传秦王下拜,伏。”秦王岛之名传说与李世民征高丽回师途中经此地有关。至此之后,一直到民国年间,地方史志和文人诗作中,则将秦皇岛与秦王岛并用。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