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宜蘭食品

增加 6,9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旺旺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位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宜蘭食品成立於1962年,從事[[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宜蘭食品開始藉由自創品牌「旺旺」及[[吉祥物]]「旺仔」,開拓台灣市場。之後因看好[[日本]][[米菓]]有厚利可圖,而找上日本米菓大廠[[岩塚製菓]]代工,後來取得岩塚製菓技術授權。
旺旺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位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當時為[[蔡衍明]]父親[[蔡阿仕]]的朋友[[ 旗下關係企業劉傳枝]]所經營,後交於[[蔡阿仕]]
1976年,宜蘭食品經營權由[[蔡阿仕]]接手,年僅20歲而且學歷只有國中畢業、板橋高中肄業的[[蔡衍明]]自告奮勇參與公司的營運。 1977年,[[蔡衍明]]即以總經理身份接掌宜蘭食品經營權。然而缺乏經驗與能力的蔡衍明不久便遇上大虧損,該公司推出的「浪味魷魚絲」造成公司慘賠新台幣1億元以上。 1979年,宜蘭食品開始藉由自創品牌「旺旺」及吉祥物「旺仔」,重新開拓台灣市場。之後因看好日本米菓有厚利可圖,而找上日本米菓大廠岩塚製菓代工,取得岩塚製菓技術授權。 當時[[蔡衍明]]為了取公司名字困惱。他到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看到神犬時有了靈感,加上他很愛小狗,便把狗的叫聲諧音「旺旺」取為米菓名與公司名。「旺旺仙貝」由此誕生。 延生產品計有:旺旺雪餅。旺旺仙貝。旺旺泡芙。旺旺黑白配。旺旺小小酥。旺旺純牛奶。旺旺吸吸冰。旺旺吸的凍。旺旺O泡。旺旺碎冰冰。旺旺果粒多。旺旺乳酸菌飲品。旺仔牛奶。旺仔QQ糖。旺仔喜糖。旺仔牛奶糖。旺仔棒棒糖。旺仔小饅頭。 ==崛起== 「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民間信仰的祭拜習慣,在臺灣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 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並藉由台灣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旺旺陸續推出的新產品如「旺仔牛奶糖」、「旺仔NO呸-薄菏嚼糖」、「浪味仙」、「雪の月」、「旺仔小饅頭」、「旺旺仙貝酥」、「旺仔雪餅」、「旺旺夾心酥捲」、「野川草莓派」、「旺旺煎豆子」、「旺仔米起司厚脆片」、「無聊派大米豆」等皆有不錯的成績;蔡衍明於是計畫將版圖向海外擴張,尤其是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大陸。 1989年,旺旺在中國大陸註冊「旺旺」商標,是第一個註冊的廠商。 1992年,[[蔡衍明]]捨棄競爭日趨激烈的大陸沿海省份,到湖南長沙設廠,成為湖南省第一家外資廠商,開始了旺旺在大陸的米菓生意。由於旺旺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米菓廠商,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廠商跟進,造成毛利一路下滑;於是旺旺以擴大經濟規模的策略應戰,一方面極力壓低成本,一方面以低價逼退跟進者,最後不但穩住了戰局,也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中國大陸。 1991年12月19日,旺旺成立「旺旺文教基金會」。 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 2007年,[[蔡衍明]]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7年,臺灣力霸集團發生金融事件力霸案,旺旺陸續開始購入該集團旗下公司的股份;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力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友聯產物保險,並更名為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另外亦曾試圖以新臺幣30億元取得東森電視40.32%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但最終失敗。 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151)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 ==旗下關係企業==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旗下企業===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
雲仙樂園。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艾普羅民意調查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旺中集團,為《中國時報》民意調查中心的對外業務單位,於2007年成立,董事長為李玉生。
 
==社會事件==
 
===反媒體壟斷運動、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和台灣壹傳媒賣盤案===
 
2009年,旺旺集團跨足媒體產業,買下面臨鉅額虧損、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等多家媒體的中國時報系,由於電子媒體經營權易手需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雖然通過兩家電子媒體的董監變更案,但核准處分中包含要求董、監不得重複、設置獨立董事、獨立攝影棚等七項附款,引發違反依法行政的爭議,面對此一爭議旺旺集團強烈不滿並動用媒體反擊。民間團體如財團法人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革學社表示,如旺旺不讓此案回歸公共領域進行理性討論,將發起「三拒三中」行動:拒看與拒聽三中媒體、拒買母公司旺旺集團的產品並拒絕到所屬的神旺飯店消費、拒絕承認三中媒體的新聞專業」。
 
2009年6月9日,中國時報於頭版刊登廣告,針對被旺旺集團認定曾發表「汙衊」言論的「禍源」要求道歉,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10日,共七名曾公開發言、投書或撰寫報導批評該集團的學者與記者陸續收到警告誹謗刑責與求償的存證信函,成為臺灣新聞傳播史上媒體意圖控告批評者的先例。傳播學界隨即發起連署譴責旺中,三天內,二十三校、超過一五0名學者抗議並要求該集團懸崖勒馬,不要殘害言論自由與新聞專業。這七位也發表共同聲明《感謝與不懼》,呼籲該集團停止對媒體新聞報導與編輯走向的不當干涉,尊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意識與工作尊嚴。部份的部落客認為旺旺集團作為民營媒體卻以法律恫嚇方式打壓公共言論自由,發起「我也要旺旺的存證信函」活動串連。
 
2013年6月1日,壹傳媒公告壹電視賣給有「有線電視台三大霸主」之一外號的年代董事長練台生。
 
2008年3月,馬英九在中華民國大選當中勝出,藍營翻盤,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加強對台灣媒體的滲透,標誌性事件是旺旺集團斥資買下台灣媒體龍頭之一的中國時報文化集團。旺旺集團以親中聞名,該公司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投資名義,斥資204億台幣買下中時集團旗下《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天電視及中視等媒體,創報近60年的中時報業易主,讓台灣媒體版圖出現重大變動。 值得關注的是,這位本對傳媒文化事業毫無興趣的蔡衍明在收購中時集團3個月後,又收購了累計虧損數十億港元的香港亞視,並取得亞視49%的控制性股權,引起香港輿論的憂慮。 蔡衍明的資金來源受到質疑,雖然無法查明其來源,但蔡與北京政府官員的關係卻是有目共睹。2008年12月5日,蔡衍明買下中時集團後,曾面見國台辦主任王毅,說明收購中時集團的過程,並指稱收購中時是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來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王毅當場表態說:「如果集團將來有需要,國台辦定會全力支援。」。
 
2019年4月19日,遭國際組織特別點名,旺旺中時報導異常親中。
 
2019年4月23日,旺旺集團收中華人民共和國152億補助金 財報揭露連11年領取補助。
== 食安事件 ==
 
*2014年9月12日,宜蘭縣衛生局表示,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旺旺集團子公司)所生產夾心酥捲香草、咖啡和草莓口味等9款商品,皆使用強冠公司餿水油品,宜蘭食品第一時間發出新聞稿,表示已做預防性下架措施。<ref>{{cite news|author1=許家禎|title=心酥捲也餿 宜蘭食品:早已下架|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40912/1410231|accessdate=2017-09-13|agency=Nownews|publisher=Nownews|date=2014-09-12|ref=/news/20140912/1410231}}</ref>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