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勃

移除 565 位元組, 5 年前
百科化 調整錯誤的語法
|前任 =
|繼任 =
|圖片名稱 =Wang Bo.jpg
|圖片大小 =289px
|圖片說明 =选自《晩笑堂竹荘畫傳》
[[麟德]]元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noteTag|1=[[唐朝]]王勃《上刘右相书》}},刘祥道大為贊賞,向朝廷表荐,麟德三年(666年),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王勃恃才傲物,经常得罪人。后任虢州[[参军]]。王勃私匿罪奴曹达,被告发。王勃懼事泄,杀曹达,以“擅杀官奴”論死。其父受牽連貶官[[交趾]](今[[越南]]北部)县令。不久,王勃遇大赦,仅去官职,<ref>《[[旧唐书]]·王勃传》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灭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ref>[[上元]]二年渡舟前去交趾省親,<ref>王勃作《癇鉴图铭序》-{云}-:“上元一年(應是二年之误),岁次乙亥,十有一月庚午朔,七日丙子,予将之交趾,旅次南海。”</ref>次年(上元三年)秋返回廣州,渡海溺水而死,一说溺水被救起,不久惊吓而死,年僅二十六歲。<ref>《舊唐書》本傳:“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堕水而卒,年二十八”,《新唐書》本傳:“父福畤,由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刘汝霖《王子安年谱》谓:“按子安以去年十一月至广州,自广州至交趾不容有十月之水程,故知溺死必为返时之事也。”另,何林天《论王勃》认为王勃应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卒于文明元年(684),享年三十五岁,不取。</ref>許多從事漁業、航海者悼念王勃,尊稱他為[[水仙王]],供奉於船上、港口、河邊。
現今[[越南]][[乂安省]][[宜祿縣]]({{lang|vi|Nghi Lộc}})[[宜春鄉]]仍然有王勃墓。<ref>{{Cite web|url=http://old.cflac.org.cn/wlbaokan/ysjl/2010-12/28/content_21737634.htm|title=在越南拜谒王勃墓|accessdate=2016年9月13日|publisher=《藝術交流》|language=zh-cn|date=2010年12月18日|author=王充閭|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213011323/http://old.cflac.org.cn/wlbaokan/ysjl/2010-12/28/content_21737634.htm|archivedate=2015年12月13日}}</ref>
==风格==
他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启》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对初唐文坛的风气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File:Wang Bo statue.jpg|260px|thumb|right|[[滕王阁]]下的王勃雕像]]
==名句==
</div>
==參見=={{wikisource author}}
*[[神童]]
* [http://www.tydao.com/sxren/wenhua/wangbo.htm 太原道:王勃]
{{初唐四杰}}{{唐朝诗人诗号}}
{{Authority control}}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