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瑪麗·愛因斯沃斯
,無編輯摘要
愛因斯沃斯與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倫納德·安斯沃思]]在1950年結婚,他們的婚姻關係只維持了10年,於1960年離婚。
在他們婚姻關係的10年中,因為安斯沃思的求學及職業生涯的關係,愛因斯沃斯陪伴安斯沃思到不同地方,包括英國倫敦和烏干達。也讓她有機會和許多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見面,其中包括英國很有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她在報紙上看到鮑比徵召實驗助理的廣告,因此加入他的研究團隊和鮑比共事了三年,<ref name= “pansci“pansci0">{{cite web |url=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74 147046 | title= 人際的「溫度」, 依附 理論 的 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 基礎 ──依附理論系列 (一) (十四) | language=zh | date=20162018-0910-26 08 | publisher=泛科學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822}}</ref> 一起研究嬰兒與母親分離對嬰兒個性的影響。1954年,為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團隊遠赴非洲[[烏干達]]的[[坎帕拉]],他們共去了烏干達六、七個村莊,愛因斯沃斯更學會當地的語言。在烏干達的這段期間,愛因斯沃斯進行了她的第一次“母嬰”觀察。並因實地觀察及研究,愛因斯沃斯進而發表其第二本著作,《烏干達的嬰兒期》。<ref name=“每日頭條"/><ref name=" Bretherton">Bretherton, I. (2003). Mary Ainsworth: Insightful observer and courageous theoretician. Portraits of pioneers in psychology, 5, 317-331.</ref>
== 學術貢獻 ==
[[File:依附理論 2.jpg | thumb | 350px | left | 陌生情境測驗 [https://twitter.com/marydainsworth?lang=de 原圖鏈接]]]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所提出。根據鮑比在其所發表的著作 《依附和失落》(Attachment and Loss,1969)<ref> {{Cite book | author = Bowlby, J. | title = Attachment and Loss | location = New York | publisher = London: Hogarth Press | date = 1969 | ISBN = 0465005438 | accessdate = 2019/08/19 | url = https://www.abebe.org.br/files/John-Bowlby-Attachment-Second-Edition-Attachment-and-Loss-Series-Vol-1-1983.pdf}} </ref> 中提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依賴身邊重要的人(媽媽),讓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成自我與外界互動的方式。<ref name=“pansci">{{cite web |url=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74 | title=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 language=zh | date=2016-09-26 | publisher=泛科學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8}}</ref> 媽媽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0-3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這個階段內,孩子跟媽媽之間的互動關係,反映及影響孩子長大後的兩性關係及和其他人的社交生活。 <ref>{{Cite web |url = https://read01.com/AJRo07O.html#.XVlx6q33Xot | title = 4種依戀類型,帶給孩子4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date = 2018/08/11 | publisher = 積木寶貝長春 | accessdate = 2019-08-18}}</ref>
=== 陌生情境測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