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忠堯

增加 669 位元組, 12 小時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BC8F8F " align= center| '''<big>赵忠尧</big>'''|-|<center><img src=http://q7.itc.cn/q_70/images01/20241110/723be70634ac4f95b2f720a6dc2ef99f.jpeg width="300"></center><small>[[Filehttp: 趙忠堯//healthnews.sohu.jpgcom/a/825438272_12161808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thumb-|200pxstyle="background: #E6C3C3" align= center| 赵忠尧 '''<big></big>''' |- | align= light|出生地: 浙江诸暨 出生日期: 1902年6月27日 逝世日期: 1998年5月28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世界上首位准确预测正负电子对撞结果的[[科学家]] 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启蒙者和奠基人 1955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诸暨]]人,[[ 著名核 物理学家]] ,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近代 物理 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 开拓者。<ref>[http://darkwing.uoregon.edu/~chinaus/publications/Minerva-2004.pdf CONG CAO, "CHINESE SCIENCE AND THE ‘NOBEL PRIZE COMPLEX", Minerva 42: 151–172, 2004[先驱]]</ref>
1920 1925 (民国九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毕业于东 大学]]前身)。1930 ,1927 (民国十九 赴美留学,1930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48年(民 。回 三十七年)当选为 后先后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中央 大学任教。1946年赴美参观原子弹试爆试验,并留美购置核物理实验设备和其他科 究院院士。1949 器材。1950 回国, 加州 科学院刚创建的近代物 作,主持建立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1958年起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主持创办国内第一个近代物理系。1973年后任中国科 学院 进行原子核反应 高能物理 研究 。1955年6月被聘为中国 所副所长。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 院院士 与技术进步奖”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197007346347320&wfr=spider&for=pc 赵忠尧:“大师们的老师”],金台资讯</ref>
赵忠尧主要从事核物理研究,特别是硬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建成中国第一、二台 [[ 质子静电加速器 ]] ,为在 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 做出杰 了重要 贡献 。 他第一次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 是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他观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辐射比后来[[卡尔·戴维·安德森]]看到的正电子径迹 早两年。赵忠尧的研究成果 为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 理论基础, 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世界 被誉为“核 物理 学界 地位 无冕之王” <ref>[https://news.lyu.edu.cn/2024/0831/c13016a232811/page.htm 【先锋人物】赵忠尧],临沂大学新闻网</ref>
1998年5月28日15时55分,赵忠尧因病逝世,享年96岁。
== 人物 生平==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6月27日,赵忠尧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
1936年,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径迹获诺贝尔奖 。人们认识到:赵忠尧是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湮没的人。
[[File:趙忠堯.jpg|thumb|200px|赵忠尧]]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赵忠尧先生离开[[北平]],先后到[[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主要成就==
*发现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center><img src=http://q9.itc.cn/q_70/images01/20241110/9d7f5d7cc25f4ce3a7665cceb798e2c0.jpeg width="300"></center><small>[[正电子]],实验发现[[反物质]http://healthnews.sohu.com/a/825438272_12161808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small>|-| style="background: #F5F5F5" align= center| '''<big>赵忠尧</big>'''
1930年,赵忠尧发表《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等论文,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量子物质时的“反常吸收”,即[[电子对湮灭| 正负电子对湮灭]]现象,实验观测到正电子。该发现是[[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赵忠尧并没有因该项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两年后,他的同学[[卡尔·戴维·安德森-| 安德逊]](C. D. Anderson)在[[云室|威尔逊云雾室]]中观测到宇宙线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获诺贝尔物理奖。安德森注意到有一个粒子,它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与电子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他知道这个粒子带着一种不同的电荷,他还知道这个粒子的质量跟电子质量差不多。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粒子的质量介于电子质量和质子质量之间。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反物质。他在回忆中提及:“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一个研究生。我猜他跟其他研究生一样,没有读过所有的理论。因此他(看到实验结果后)没有立即认识到那就是反物质;而反物质此前就已经被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出来了。”安德森提及的这件事是指1929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赵忠尧曾经也发现过相关的实验现象,但貌似他当时的论文重点放在了硬伽马射线的散射上,而不是正反物质的湮没现象。赵忠尧后来也没有再继续跟进或指出正电子的说法,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颁给了卡尔·安德森,并第一次与华人科学家擦肩而过。<ref>[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70724/384589 有关正电子的发现]</ref>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经评论:“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灭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在中国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1932年回国后,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核物理教学实验室,从事γ射线、人工放射性 发现反常吸收 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期间发表了《硬γ 特殊辐 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论文。1950年回国后 ,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持核物理方面的工作,主持建成了中国 人类历史上 第一 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使中国加速器技术迈出了第一步,还发展了真空技术、高 次观测到[[正 压技术、离 源技术,对中国高技术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他主持下,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又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核物理实验室,开展了中国最早用加速器的核物理实验。并且主持在[[中国科技大学]] 建立起一个专业 实验 室,开设了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发现[[ 穆斯堡尔效应]]、核 应等较先进的实验。此后北京开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加速器]]、[[ 谱仪]]和[[同步辐射]] 应用设施等等并投入运行,都积累着赵忠尧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
*启蒙 开设了 中国 的核物理科学。 次在中国开设 物理 相关 课程, 培养 并主持建立 了中国 第一批原子 首个核 专业人才。在长期的 研究 和教学工作中,培养大批人才,为中国 实验室。开设了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穆斯堡尔效应]]、 物理宗师,被称 反应等较先进的实验。  中国 原子能 之父”。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许多为有关 事业培养了一大批 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 军人才: 如[[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赵仁恺]]、[[冯端]]、[[朱清时]]等人。 中国第一枚 <ref>[http://healthnews.sohu.com/a/825438272_121618082 创赵忠尧:抱着咸菜坛 弹诞生 第一枚氢弹爆炸 赖在清华大门不走,校长出门后却泪湿衣襟 ],搜狐</ref> 1930年,赵忠尧发表《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等论文 发现了[[09I型核潜艇|第一艘核潜艇γ射线]] 下水 通过量子物质时的“反常吸收” [[ 北京正负 电子对 撞机湮灭| 第一个高能量 正负电子对 撞机湮灭]] 问世 现象 [[秦山核电站|第一个核 实验观测到正 站]]动土兴建……这些原 能开发领域的成果, 。<ref>[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70724/384589 将近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赵忠尧奠定了中国原 关正电 核能事业 基础。发现]</ref>
==荣誉表彰==
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评价==
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评)
 
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只是由于当时别人的错误把赵老师的光荣埋没了。”“我们缅怀赵老师为近代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教育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一生为人正直、忠于科学、潜心研究,朴素无华、实实在在的科学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评)
 
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没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就是正负电子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发现者,没有他的发现就没有现在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评)
 
赵忠尧先生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和教育事业,为发展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中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赵忠尧先生赤忱爱国,正直刚毅,艰苦朴素,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叶铭汉]]院士评)
 
赵忠尧为发展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中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赵忠尧先生赤忱爱国,正直刚毅,艰苦朴素,严谨治学,学问精深,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深受同事和学生们的爱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评)
 
赵忠尧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杰出科学家,为中国核物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核物理科学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原子能研究院[[张焕乔]]院士评)
 
赵忠尧先生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和教育事业,为发展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中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
==后世纪念==
2002年6月27日,赵忠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4日,赵忠尧先生生前工作过的[[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在高能所报告厅联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物理学家]]
[[Category:教授]]
[[Category:中國人]]
10,5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