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瑪麗·愛因斯沃斯

增加 6 位元組, 5 年前
親子關係基本類型
*1、安全型依附(securely attached)。這種嬰兒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有些沮喪,但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就會很開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靜。深入的研究顯示70%的嬰兒屬於這個類型。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關心。體驗到這種安全型依附的孩子知道媽媽是關心他們的,當媽媽不在時,孩子也這樣想。安全型嬰兒和孩子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
*2、迴避型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這些孩子當媽媽離開房間的時候會哭,但似乎不是那麼傷心。奇怪的是,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他們也不覺得高興,轉過身就爬開了。大約20%的嬰兒屬於這種類型。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別關心。嬰兒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其他大人不易讓嬰兒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害怕陌生環境。
*3、抗拒型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這些嬰兒當媽媽離開的時候他們會大哭,但是當媽媽回來並想靠近嬰兒的時候, 他們 嬰兒 很難被安撫, 他們 而且 看起來 很生氣。大約10%的嬰兒屬於這種類型。這種關係中的媽媽對孩子不很負責,而孩子則對媽媽反應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 也不特別高興。
愛因斯沃斯突破性的研究工作使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依附理論」及不同的風格,以及這些風格如何影響個體成年後的社交行為。依附關係並不只是影響嬰兒,兒童和母親互動的關係,愛因斯沃斯認為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並建立人際關係時,這些特點仍會顯露出來,終其一生都會影響到個體成年後的兩性關係和其他人的社交生活。<ref name="NYT"/><ref name=“壹讀">{{cite web |url=https://read01.com/mxoMNO.html | title= 【科研助手】瑪麗·愛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測驗 | language=zh | date=2016-03-09 | publisher=壹讀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8}}</ref> 當成年人有需求,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依附理論更是近年來探索愛情及兩性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ref name=“失落">{{cite web |url=https://inbound.tw/writer/article/read/2908 | title= 「你是不是不愛我?」──從依附理論看情緒勒索 | language=zh | date=2017-03-25 | publisher=失落戀樂園 | author=花園園丁 | accessdate=2019-08-18}}</ref>
8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