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冰(童话作家)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畅销书实践者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7/l3np6dg7977i8i0.html白冰[作家](名人简历)]</ref>
==畅销书实践者==
尽管是从军营走到出版,但白冰对出版并不陌生。自己搞写作,在部队也搞新闻报道,还因此立过三等功,这让走入出版的白冰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英国病人》、《马语者》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本影响了当时一代人生活观、价值观的畅销书便是由白冰操盘,他是中国畅销书理念和实践形成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
“其实人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做一件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形势和条件。”白冰回忆说,推出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因为当时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对外的窗口刚刚打开,国人特别希望看看外边精彩的世界,看看那些被封锁多年的东西。“文革把人的价值观念体系基本摧毁了,那个时候正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观念体系的时候。”白冰说,出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是否畅销的问题,就是想把东欧文学代表作家米兰·昆德拉这样的世界大师级的作品引进来。“后来打听到韩少功和他姐姐韩刚正在翻译米兰·昆德拉的著作,我就特别想把这个稿子拿到手。”于是,白冰找到韩少功,做了韩少功的工作,拿到了稿子,但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回忆起那段时间,白冰说“很辛苦”。很可能有人就在跑批文的过程中放弃了,但执著的白冰坚持了下来,坚持的结果是,他成功了。
当时的营销很简单,“无非就是宣传米兰·昆德拉对世界文学、特别是对东欧文学的贡献,还有就是他书中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东西”,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有主动营销意识的出版人并不是很多,种种原因成就了《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这本书也被媒体评为三十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到做《 [[ 英国病人》、《马语者 ]] 》的时候,白冰就有了明确的做畅销书的概念了。那时候大家都是羞于谈钱的,做出版不能谈经济效益,不然会让人笑话,觉得你不是文化人。“但是,在做《[[英国病人]]》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扩大这个书的发行量,让更多读者读到这本书,怎么选择商机,怎么样把书做得影响最大。当然,影响大了,印量也大,对出版社是一个贡献。”那时候的白冰,已经明确提出做畅销书的概念来了,“也得益于张胜友到作家社之后一直在强调,我们要承认图书的两个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按市场规律办事,书才能做好。他的这种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白冰说。
之后的白冰,不断丰富自己对畅销书外延和内涵的建构,他提出的,“畅销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能够切中时尚热点、文化热点、社会热点,形成社会话题,以线性读者群为目标市场的差异型图书产品”已经在行业内得到了公认。所谓线性,就是畅销书的读者层面非常大,读者群可以穿越职业、年龄的区别,文化素养的不同,和性别的不同,不是小众读的书。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