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山永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个人介绍==
刘山永,男,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人员。原籍 [[ 成都 ]] 。三岁时因病致残,不得入学;遂随父学习中医,并从事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发表论文多篇。特别是校注<本草纲目>,历经10个寒暑,校注16000多条,工程浩繁,成果上乘,被称为该书400多年来最完善的诠释,受到医学界重视。
==个人经历==
[[File:Timg (2)zzzz.jpg|缩略图|400px|刘山永中医诊所]]
1938年,刘山永出生于四川康定。他的父亲刘衡如,是个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先后在[[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任教,同时对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
刘山永出生后不久,患了 [[ 脊椎结核病 ]] ,导致了脊柱严重弯曲,落下了严重残疾。
上初中时,右腿又不幸患了结核性寒性脓疡,体质日渐虚弱,几乎病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是父亲设法从成都买来了几盒中成药丸,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服用了几天丸药后,出现了明显疗效,这切身体验的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让少年刘山永立定了一个志向: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将来也为病人解除痛苦。从此,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中医著作。
刘山永非常理解父亲的宏愿,于是在工作、研究之余,充任了父亲的助手。历经十年,刘氏父子的成果———《本草纲目》点校本,终于在1981年相继出齐了。
本来,刘老先生该长出一口气了,但他却仍感不满足,觉得此次点校的参阅版本不够广泛,时间也略显仓促,在点校本“后记”中,他表明了仍将重新再校勘《本草纲目》的心愿。继而,刘氏父子又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像 [[ 愚公移山 ]] 那样,开始了他们重新校勘的准备和努力。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1987年,积劳成疾的刘衡如先生一病不起,带着未了的遗憾故去了。刘山永牢记父亲临终前的重托,开始独自担起重新校勘《本草纲目》的重任。那年他四十九岁,正值医疗事业的盛年。他毅然辞去了公职,只靠父亲去世后每月给遗属的不足百元的补助费生活。因为他知道,完成父亲的遗愿,不如此是断难完成的。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