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望道

增加 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学习历程===
民国4年(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1]
民国8年(1919年)5月回国;同年6月,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 1920年12月起,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参编刊物===
民国9年(1920年)5月,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2] 。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民国10年脱离共产党。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有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民国16年兼复旦大学教授,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民国17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民国20年7月离开复旦大学,从事写作。民国22年7月,任《文学》月刊编委。
===大众语运动===
1934年,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文言复兴"现象,与人一起发动了"大众语运动"。主张建立真正的"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并创办《太白》半月刊,撰写多篇文章,宣传大众语运动。民国26年(1937年)6月回上海,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38年开始,他积极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成立"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并撰文支持文字改革,积极从事语文运动。民国29年秋赴重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民国31年任新闻系主任、代教务长。民国35年6月,随国立复旦大学迁回上海,解放后任复旦大学第二任校长。<ref>[3http://www.fudan.edu.cn/entries/view/767/ 复旦大学校史 学校官网]</ref>
===论文发表===
{{#ev:youku|XMzk1NTQ3MzE4NA|alignment=left}}
陈望道故居被授予“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
== 参考文献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