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彭艳琴

增加 4,3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彭艳琴.jpg|缩略图|[https://baike.sogou.com/h56139896.htm?sp=Sprev&sp=l176237392 原图链接]]]
 
'''彭艳琴''',女,生于1956年,祖籍河北晋县。
 
1974年3月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戏曲学校。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人物履历==
 
1975年调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1978年拜张惠云为师,并得贾桂兰、刘香玉、裴艳玲、张菊、薛志宏、王泰来、刘玉玲、李秀芬、杨莲英、王继珠等艺术家传授。
 
1993年调至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领衔主演了《陈三两》、《蝴蝶杯》、 《苏三起解》、《杜十娘》、《陈妙常》、《深宫欲海》、《包公陪情》、《牙痕记》等梆子剧团经典传统剧目。
 
2002年赴希腊主演《忒拜城》一剧获得中国梆子惊艳希腊的美誉。
 
2006年再次携此剧赴哥伦比亚演出获得20多分钟的谢幕掌声。
 
2007-2008年为剧团首部原创梆子现代戏《儿的魂娘的心》倾注辛勤汗水,以突破传统行当界限,广袤汲取诸多剧种旦行表演特色,首次在梆子剧种中以青衣声腔演唱风格成功塑造了“治国娘”这一复杂人物内心世界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观看了她主演的《陈三两》后,对她的表演风格、演唱特色也给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戏曲电影报、信报、北京晚报、中国音乐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戏剧、希腊日报、香港、日本等地的报纸都做过大量报道和宣传。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多次录制和播放。
 
==艺术特色==
 
彭艳琴扮相俊俏,她嗓音甜美宽厚、圆润洪亮 ,高低腔运用自如,演唱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刻画人物恰到好处。她汲几十年的梆子声腔理论和实践经验大成,将富有韵味的高低腔起承转合运用自如,以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真假声衔接自然、韵味醇厚;能驾驭各种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在剧种中被誉为领军人物。她将京梆子念白归韵分类,形成鲜明特色。她的表演细腻传神、身段沉稳娴熟,刻画人物恰到好处,是剧种中能成功塑造不同角色的佼佼者。
 
1971年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1978年拜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为师,艺术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在其成长道路上,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刘香玉、刘玉玲以及陈小芬老师都付出巨大心血。她嗓音圆润洪亮,高低腔运用自如,演唱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刻画人物恰到好处,在多年的艺术磨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优秀旦角演员。由于她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得各方面专家赞许。
 
由她主演或演唱的《龙江颂》、《宝莲灯》、《李慧娘》、《杜十娘》、《窦娥冤》、《苏三起解》、《陈三两》等剧目分别被中央电台、电视台、河北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录制播出,并对其演唱风格作过详细报道,为河北梆子的广泛传播做出贡献。2001年获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1年她主演的〈忒拜城〉赴希腊参加德尔菲国际古希腊戏剧节、佩特雷国际艺术节,受到中外专家、观众好评。
 
2004年在《村官李天成》中扮演刘慧敏。
 
2005年在《窦娥冤》中扮演蔡婆。彭艳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公益事业、送戏下乡、三贴近等各项演出活动中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作表率。
 
每年领衔主演至少100多场,特别是一天两场大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坚持送戏下乡、坚持到贫困山区慰问演出。不论是酷暑严寒,始终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恪守在演出第一线。通过慰问演出,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田间地头、敬老院和山村学校。她做出的突出的贡献。
 
2004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荣誉称号。2008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擅演剧目==
 
《龙江颂》、《宝莲灯》、《李慧娘》、《蝴蝶杯》、 《陈妙常》、《杜十娘》、《窦娥冤》、《苏三起解》、《陈三两》、《深宫欲海》、《忒拜城》等。
3,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