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收益债策略

增加 3,858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高收益债策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术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ref>[https:…”


'''高收益债策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术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ref>[https://www.sohu.com/a/316633117_161835 中国汉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搜狐,2019-05-26</ref>。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ref>[https://www.sohu.com/na/409127320_120712932 汉字演变简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汉字字形看五千年社会变迁],搜狐,2020-07-22</ref>。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名词解释==

高收益债策略是指通过买入高收益的信用债,博取较高的到期收益率,同时承担部分债券违约所带来的损失。高收益债策略作为债券主动[[管理]]策略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挖掘债券的定价偏误或价值洼地,获得超额回报。

如果投资机构能够较好地进行债券的筛选和组合的话,高收益债的收益不仅能够覆盖风险,还可能获得巨大的投资利润。不过由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投资者的接受度等因素,该策略的产品规模整体较小。

高收益债概述

高收益债券,顾名思义就是收益比较高的债券。

高收益债券起源于美国。高收益债券(High-Yield Bond)是由产业公司、金融机构、公用事业机构发行并被至少一家信用评级机构列为投资等级以下、且其票面收益率高于投资等级的债券。

高收益债券在美国80年代之后较快发展,一般有两种来源渠道:

一是公司债券发行时虽属于投资等级,但以后因风险上升被评级机构重新评定降为非投资等级;

二是公司债券发行时即被评级机构认定是非投资等级或者由于风险过高而根本不为主要评级机构所记录评级的债券。

根据美国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级要求,凡处于Baa31BBB-级以下或无评级的债券均被视为高收益债券。

截2022年,美国高收益企业债存量约2万亿美元,在公司债券中占比23%。

美国以高收益策略闻名的投资机构:橡树资本、桥水、黑石、巴菲特也是高收益债的投资人。而国内的市场和美国的市场有所不同。国内高收益债券主要是两类:

1.信用资质发生变化,或存在误解,或确有风险。发债前,相关企业资质较佳,票面利息、现金流等都很正常,但是后来遭遇到一些经营性问题,评级信用风险增加,行业俗称为"堕落天使”。

2.初始资质不足,以高票息发行。企业发债时达不到一些资质要求,导致评级结果偏低,但是潜力较大,业内人士称之为“明日之星”。

目前国内高收益债市场主要为城投债、地产债和产业债。市场规模约为5万亿元,占整体信用债市场约10%左右的份额,距离美国23%的水平,有一定差距。2023年高收益债券总成交量维持在3万亿以上高量水平。

相比于一般固收产品,高收益债面临更高的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投资目标追求绝对收益。投资特点:

1.分散化投资,产品多对单券或单一发行主体限制持仓比例。

2.动态调整,择机配置。高收益投资机会常常由流动性或者事件冲击而来,所以有一定择时需求。当没有合适机会时,以协议式回购等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底仓收益。另外管理人也可以通过宏观政策的预判调整久期敞口,比如预判利率要上行,久期降短。

3.控制信用下沉幅度,注重对个券的基本面深入研究。一年定开的产品久期多小于一年。收益特征为净值曲线呈平稳上涨走势,但受市场信用事件冲击导致净值突发性回撤。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6,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