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 聘

增加 6,83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粗体文字'''孙盛孙盛孙盛孙盛孙盛孙盛'''粗体文字'''曹操曹操李通陈寿孙权曹操{{Infobox…”
'''粗体文字'''[[孙盛]][[孙盛]][[孙盛]][[孙盛]][[孙盛]][[孙盛]]'''粗体文字'''[[曹操]][[曹操]][[李通]][[陈寿]][[孙权]][[曹操]]{{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文聘
| 图像 =
[[File:文聘.jpg|缩略图|文聘]]
[[File:文聘.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801466779b0f3535.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032642-6245644.html 360百科]]]
| 出生日期 = ?
| 出生地点 = 南阳宛
| 逝世日期 = ?
| 所处时代 = 汉末三国
| 职业 = 将军
| 主要作品 = 《小山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
| 主要成就 = 烧关羽战船,击退孙权进攻
}}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睿]]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死后追谥曰壮。

== 人物生平 ==
=== 忠诚垂泣 ===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刘表]])一起侍奉国家,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指[[刘琮]]等),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说罢唏嘘饮泣。[[曹操]]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

=== 屡有战功 ===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

后来'''文聘'''又与乐进攻讨关羽于寻口,其间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为讨逆将军。在江夏镇守时,'''文聘'''曾于汉津攻取[[关羽]]军的辎重,又在荆城烧毁其船,建立不少功劳。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帝位,文聘进爵长安乡侯,假节。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大举南征孙吴,夏侯尚围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 名震敌国 ===

黄初七年(226年)秋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文聘'''闻信,开城领兵追击,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曹氏集团)认为此人(指'''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

这段记载虽与《三国志》狻有出入,但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叡]]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 去世 ===

'''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为列侯,又赐'''文聘'''从子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岱又先亡,又赐'''文聘'''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爵。

正始四年(243年),'''文聘'''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 历史评价 ===

[[曹操]]:仲业,卿真忠臣也。

[[孙权]]: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

[[陈寿]]:[[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
[[File:文聘雕像.jpg|缩略图|文聘雕像|[https://baike.so.com/doc/6032642-6245644.html 原图链接]]]

孙盛:臧霸少有孝烈之称,文聘著垂泣之诚,是以魏武一面,委之以二方之任,岂直壮武见知于仓卒之间哉![1]

李治:(李绩)临危守义,类文聘之怀忠;建策承恩,同奉春之得姓。[2]

卢弼: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杜畿在河东十,在并州、冀州二十余年;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皆久于其任,当时信任郡守、刺史如此。
1,8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