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珉中

增加 33 位元組, 4 個月前
学琴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琴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郑珉中先生先后师从山东诸城派的 [[ 王杏东 ]] ,九襄派的 [[ 李浴星 ]] [[ 管平湖 ]] 三位老师学琴,管先生对郑珉中说:“你要学,我可以教你。但有个条件,从现在起,三个月之内不要弹琴,把原来的全忘掉。这三个月中,每周到这儿来两次看我弹琴,听我教琴,听满三个月,我给你上课。”
<p style="text-indent:2em;">三个月后,郑珉中跟管先生学了《静观吟》、《良宵引》、《平沙落雁》。管先生手把手地教弹、示范,郑先生这样跟管先生学了四年。管先生对他也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把自己的琴艺继承下来。
<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郑先生父亲去世,同年10月1日,他进入故宫负责建筑,由于生活变故,他家的房子也卖了,郑先生搬进了故宫东连房宿舍(故宫外景山前街)。下班后,同事们都在打牌,他就每天晚饭后,把学琴以来老师教的曲子从头到尾温习一遍,每曲弹三遍,一直坚持到1953年。
<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管平湖先生与 [[ 张伯驹 ]] [[ 王世襄 ]] [[ 溥雪斋 ]] 、[[杨葆之]]和郑珉中等人,创办了“北平琴学社”(1954年改称“北京古琴研究会”)。建国后,南方今虞琴社的 [[ 查阜西 ]] 先生组织了北京古琴会,郑先生也是会员。那时,他每天热衷于练琴,学过的古曲都抚得很娴熟,并常常参加各地的演出活动。在中国传统文人眼中,古琴有君子之德,“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一致。王世襄先生的夫人袁荃猷与 [[ 王迪 ]] 、郑珉中,皆为古琴大师管平湖的同门弟子。 
==古琴鉴定==
<p style="text-indent:2em;">建国后,他被调到文献馆,1951年陈列部成立,就被从文献馆调到了陈列部。当时历代馆陈列里有唐琴两张、宋琴两张、元琴一张。唐琴“大圣遗音”,是当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检查时,王世襄先生在南库发现的它,郑珉中请管平湖先生把这张名琴修好。包括“大圣遗音”在内,故宫还有唐琴四张,其余各时代古琴四十多张。与琴有关的文物有珍贵的琴谱,明清家具中的琴桌,宋锦的琴套,工艺品的琴模型,另有各式观赏琴铜琴、铁琴、石琴等。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