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河市润德学校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三河市润德学校'''位于美丽、开放的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 [[ 北京 ]] 城市副中心隔河相望, [[ 地理位置 ]] 非常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正在开工建设的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在学校西侧设立神威大街站,使得我校的交通更加便捷,优势进一步凸显。
学校内部功能齐全,配套完备,可以满足师生学习、 [[ 生活 ]] 、锻炼的多种需求。校内建有教学楼2栋,楼内设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技术教室、史地专用教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等。学校还建有宿舍楼、报告厅、学生食堂、体育馆、标准操场、食堂、医务室、洗浴室等,而且各种教育教学 [[ 仪器 ]] 、器材均按省定一类标准配备,内部设施达到了现代化学校的标准,为实施优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现代化的、一流的物质载体。
==办 学 背 景==
三河市润德学校由三河本土企业——岩峰集团投资兴办。 [[ 学校 ]] 的创办,倾注了一个企业家对家乡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和对社会的担当。学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2亿元人民币,是一所能够一站式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 [[ 基础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38518935_243614 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要求],搜狐,2020-12-16</ref>学业的学校。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润德学校的创办,创造了三河教育发展史上的多个记录——
第一所 ● 以教育用地投建的民办学校;
第一所 ● 拥有自主产权校舍的民办 [[ 学校 ]]
第一所 ● 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民办学校;
第一所 ● 提前一年储备、 [[ 培训 ]] 师资的民办学校;
第一所 ● 科学设定轨制和规模、各级部均实行“小班教学”的民办学校。
润物耕心,厚德乐学,
特色发展, [[ 质量 ]] 强校。
精 神 与 文 化
校风<ref>[http://zenghuino1.blog.sohu.com/145981535.html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f>:团结奋进 励志勤勉 文明和谐
教风:严谨 [[ 规范 ]] 务实创新 精益求精
学风:笃志勤学 多思善问 知行合一
考风:严肃 诚信 自律 [[ 规范]]
==思 路 目 标==
办学思路:以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基础,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特色化的教学和 [[ 管理 ]] 为亮点,以高质量高升学率为根本,努力打造精品高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
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 [[ 生命 ]] ,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
办学目标:努力把润德学校高中部打造成“学校管理出新、 [[ 教师 ]] 业绩出色、学生素质出众、教育质量出名” 的三河民办教育名片,朝着“领军三河市,享誉全廊坊,驰名省内外”的目标奋力前行。
==领 导 团 队==
高效管理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润德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 [[ 学校 ]] 管理团队:学校聘请了具有30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原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校长作为顾问校长,聘任了长期从事高中管理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重点中学校长、副校长担任级部校长和中层领导,共同组成了一只“政治过硬、品德优良、熟悉业务,具有强大凝聚力、执行力和领导力”的学校管理团队。
==教 师 队 伍==
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核心力量——遵循“严把入口,优中选优,本科毕业,科班出身”的原则,润德学校提前一年的时间,从省级重点高中返聘责任心强、具有副高及以上 [[ 专业 ]] 技术职称、长期从事高中教学的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从全国各地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组建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运用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现有高中部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都具有相应专业的教师资格证。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专业对口,能力突出,娴熟教育学、 [[ 心理学 ]] 、管理学。其中各学科的带头人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师范院校,他们的平均教龄在15年以上,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人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骨干教师、廊坊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廊坊市骨干教师、三河市百名优秀园丁、三河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优秀卓越的师资团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教 学 管 理==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润德学校创新课程模式,设计了三大课程体系,供不同需求、不同特质的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标准课程体系聚焦于国内 [[ 高考 ]] ;特色课程体系聚焦于特长生高考;拔高型课程体系聚焦于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引领学生向深度学习、实践创新和冲击国际名校发展。同时,聚焦“3+1+2”的新高考模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对高中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1)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
为了适应“3+1+2”的新高考模式,我校高中部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点的全面掌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首先,从基础知识、基本 [[ 技能 ]] 入手,强化双基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实施学生选课制度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从教学设计内容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要让不同课程类别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实现所有学生个性能力的最大化发展。
===(2)悉心指导引领,做好各种规划===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高一年级上半年,就要开展“ [[ 职业 ]] 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和以后专业的就业前景,选出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从而少走弯路,避免“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情况出现。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
“新高考”是新教材、新课标和新高考的结合,是一套“组合拳”,对高中的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师配备等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将按照高中教学 [[ 改革 ]] 的要求,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主线,将育人目标与教学改革、课堂改革密切结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选科情况和个性需求,积极探索分层教学,设置分层作业;不断强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倡导课堂 [[ 创新 ]] ,打造高效课堂;开好校本课程,搞好社团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高考选课教学探索有效路径。
==德 育 管 理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大计,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 [[ 基础 ]] 。因此,润德学校将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事业的灵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活动助推,管理制胜”的德育理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形成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德育网络===
在学校层面,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建立了“校级(党支部、校委会)——年级(政教处、各级部、体卫艺处、综合办、后勤处、团委)——班级( [[ 班主任 ]] )”三级德育管理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确保全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有效实施。在家庭和社会层面,坚持协同配合,搞好合作共育,构建学校、 [[ 家庭 ]] 、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保持连续性、融合性。
===(2)丰富德育内涵,培养五种意识===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严格日常教育和管理,多措并举地抓好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 [[ 传统文化 ]] 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勤学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安全意识,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合格高中生。
===(3)开展系列活动,打造德育品牌===
坚持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我们的节日”“养成教育强化月”“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每月一个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组建学生社团,丰富 [[ 校园文化 ]] ,利用合唱团、围棋社团、美绘丹青社团、摄影社团、英语社团、 [[ 舞蹈 ]] 队、田径队、篮球队、健美操队以及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平台,为各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3,4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