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北路

增加 8,975 位元組, 1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南北路'''[ nán běi lù ] 向南和向北的道路。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
'''南北路'''[ nán běi lù ]
向南和向北的道路。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二黄来自安徽而称为“南路”,合称“南北路”。

皮黄腔是传统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于此系。由于受到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在音乐上各具特色,但共同之处在于:不论西皮还是二黄,在词格上都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并都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的宜黄(古汉语发音同“二黄”)腔。在有些剧种中,西皮,二黄又被分别称为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74146 中国的南北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cdcf9de8e85bdd12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异同 ==
曲式结构的异同
曲式结构也各有特色。多数皮簧剧种西皮的句式一般为“眼起板落”,有别于二簧的“板起板落”。但在徽剧、赣剧中,西皮却是“板起板落”,几与二簧无异。湘剧的原板走马(较快的原板)中,可以嵌入一段“放流”,也是一种连续的上下句形式的无过门清唱,仅以鼓板来点板。这在皮簧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京剧]]、[[汉剧]]、川剧的西皮回龙腔均不作下句使用,而徽剧、赣剧、桂剧的西皮回龙腔却作下句使用,称为“十八板”。徽剧的十八板还可以在曲终时全部或部分再出现一次,有前呼后应之势,俗称“回龙倒喝水”。
反调运用的异同
在反调的运用上也有同异。京剧的反西皮,京胡仍按西皮的la-mi定弦,形成高弦低唱及上下句正反交替。而常德汉剧、桂剧却用re-la定弦。粤剧除了正线、反线之外,还有乙反(又名苦喉),即运用“以闰为宫”的移宫方法,构成大二度转调,同时也作调式转换,高胡定弦也从原来sol-re改为la-mi。
主奏乐器的同异
主奏乐器,多数皮簧剧种都采用不同形制的丝弦胡琴,粤剧却用钢弦的高胡,并可用三个把位。多数皮簧剧种的胡琴都用硬弓演奏,唯独徽剧用软弓,演奏时以手指控制马尾的松紧,使其音色变换,演奏风格以连绵圆滑为特色。此外,对辅助性曲调的运用亦各有不同,京剧有南梆子,其他剧种不用。滇剧胡琴腔中有[[人参腔]]、[[坝儿腔]](有曲无词)、[[梅花腔]]、架桥腔等。川剧二簧及滇剧胡琴腔,常以“昆头子”作为首句,这也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
== 基本介绍 ==
皮黄腔是传统戏曲声腔系统。以二簧腔及西皮腔作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皮簧腔系。如徽剧、汉剧、京剧、粤剧和湘剧、赣剧、桂剧中的南北路及川剧胡琴腔,滇剧的襄阳腔、胡琴腔等,全国不下20多个剧种。
皮簧各剧种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音乐上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但由于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在音乐上也各具特色。
皮簧腔系各剧种在音乐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在词格上,不论西皮腔或二簧腔,都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在慢速、中速的板式中,七言分作二、二、三的音节(逗),十言分作三、三、四的音节(逗),并于逗句间嵌以长短不同的过门及尾腔。西皮及二簧的各种板式,全以原板作基础衍变派生而成。某些辅助性曲调,除南梆子为京剧特有外,其他如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也是皮簧诸剧种所共用,只是名称及具体变化不同。各剧种均以胡琴为主奏乐器,行当唱腔的分类及发声方法,除个别剧种不同外,也大体相似。
皮簧腔系各剧种在音乐上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旋律上的差异。如同为二簧慢三眼,京剧的唱腔及过门就比较细腻华彩,拖腔也比较曲折,徽调则比较朴实,花音不多,起伏不大,且多衬字,仍保留着皮簧形成初期的简朴特色。川剧胡琴腔二簧,用音较简单,过门不多,拖腔也较短。湘剧南路和汉剧的句尾延伸旋律,比京剧长,且在拖腔中多次作正、反式的移宫,使人听了有跌宕婉转之感。由于方言不同,字音调值不同,造成旋律、行腔的差异。徽戏的促调,在京剧中已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徽戏中的阳上与阴去差不多,京剧中就根本无此调值。粤剧、桂剧中的闭口音,在其他皮簧腔系中也不多见。所以在各皮簧腔系的剧种中,除了西皮、二簧的上下句中结音与终止音以及某些骨架音相同外,其旋律与逗尾落音却不相同。
== 发展历程 ==
皮黄腔是西皮与二黄两腔之合称。西皮源于秦腔,清初经湖北襄阳传至武汉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后而形成。二黄源于江西宜黄一带(宜黄腔,“宜黄”和“二黄”古汉语发音谐音,方言发音则相同),与弋阳腔有较多渊源关系。
清初时,源于西北的西皮成为汉调的主要声腔,来自江南的二黄则与徽调相结合。经汉班徽班艺人结合创造而形成皮黄腔。
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诏令四大徽班(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艺人晋京祝寿,遂使通俗流畅的皮黄腔、风靡京城,为清末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皮黄腔为主体声腔的京剧是皮黄腔系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其盛行全国,标志着皮黄腔发展的高峰。
1834年前后,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着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
== 节奏特点 ==
“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二黄为52弦,西皮为63弦,是两个远关系调性的转换。反二黄由正二黄的52弦变为15弦,是近关系转调。唱腔结构,由上下句组成。上句是开放性的乐句,其旋律变化多端,可落在各种色彩不同的音节上,和下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下句是收缩性的乐句,一般地 都落在其调式产音上。正二黄上句落1音的较多;下句落5,是微调式元音上。"西皮"是这一剧种的主要唱腔,男女行腔有别。"西皮原板",女腔上句落6音,下句为5音,也是微调式;而男腔上句可落在361等任何一音上,下句则一般都落在1上,是宫调式;西皮二板,一般常见的唱腔为,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是宫调式;女腔上句落6,下句落5,是微调式。这就是使它在男女对唱时形成了鲜明的宫、微调式的对比和交替。加上它的转调的应用,故听起来丰富多彩。
二黄戏的传统剧目,能够列出名目的约有九十余出。"文化大革命"前,曾抄录四十余本。能够上演的只有《[[清河桥]]》、《[[苦肉计]]》、《白鼠洞》、《挂龙灯》等二十余出。多数是名存实亡。
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另外,"西皮"和"二黄"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节拍时,在弱拍入唱;4/4节拍时,在次强拍入唱)。“二黄”的入唱位置在强拍(任何节拍均如此)。前者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后者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然,这些只是它们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至于特殊情况的各种特殊处理也是存在的。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