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非

移除 10,6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D62a6059252dd42a7454da880b3b5bb5c9eab8b0.jpg|无框|右]] 尽管时代会变化 吴非,男 一代 暨南大 新闻 一代 传播 生不一样,但是老师不能乱,只要老师有原则 院教授 守常识,再大的困难也不怕。作者简介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著名杂文 专栏 作家 ,笔名吴非。当今教师必须是更有智慧的人上课间隙,有时我 、电视评论员、国际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察哈尔学 想: 研究员;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 生这 儿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想?后来我知道, 传播学博士、复旦大 生和我一样,也在想老师在想什么以及他为什么那样想 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简介== 美国东西方中心(EWC)校友、访问学者,并且 任课教师,我并不认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就算完成任务。当年我们总把 美国布鲁金斯 生当作“可塑性很强”的群体,谁承想,几 会(Brookings Institute)、国际关系与战略中心(CSIS)访问学者。美国外交系统两百七 十年 间社会发生了那么 年名校乔治城 的变化, 校教育会出现那么多预料不到的状况! 外交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 生群体不再那么“单纯”,家庭教育背景变得复杂 政治系访问学者 教师不能选择教育对象,也因此对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原则,同时必须是更有智慧的人,他对学生不能再用单 曾为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苹果报》、深圳《晶报》、广州《二十 的教育法,他的教育教学要兼顾有不同背景与个性的人 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撰写专栏 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境遇对学生的人格 现为香港《信报》、《大公报》、《长城》月刊、广州《时代周报》、《南方周末》 性格可能造成影响 台湾中央通讯社专栏作家 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环球人物》和亚洲电视台评论员。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 生到了 、俄罗斯外交部直属国际关系 校,教育就得发生作用。如果要用相对公 院、俄罗斯世界和 基金会 统一的尺度衡量 台湾大 生并实施教育,我认 政治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清云大学客座研究员。同时 未必是考试成绩,而是个人文明修养,因为这涉及他在未来能否“立于世” 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我长期在高 国新闻史 ,面对的 会、中国传播 生,年龄段在15岁至18岁。 会、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IAICS)、国际传播学会(IAMCR)、国际关系 生多为独生子女,而很多教师也是独生子女,很有意思 会(ISA)、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 考试制度稳定,不讲“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没有了“阶 美国传统基金会青年主席 ”“阶层”的标签,“背景”淡化,特 成员。国际关系学会(ISA)国际人 受到一定的遏制,人的“文化差异”也就显现出来 学会常务理事 家长的教育观比较乱, 美国新闻传播 生的思想和 习也会跟着乱,这就会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 刊(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编委。 2011年在国际关系学会(ISA)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 矛盾。但是,教师不能乱。教师 近六千人 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则不能变 年会上主持国际传播分会的会议 方法则要应时而化 并任分会小组会议主席 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教育观”获奖编辑最重要的教育观 2012年国际关系学会(ISA)圣地亚哥会议主持学会分会 是“人的教育” 并获得学会优秀论文奖 教师眼 2012年台湾元智大学主办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IAICS)负责 如果没有“ 国大陆论文的召集 ”,面对复杂的班级状态,肯定束手无策,他的教育教 。并获 也必然乱成一团 会贡献奖 ==学术合作== 教师眼中有“人”,富有人道精神,面对 曾参与复旦大学新闻 生时,他才能真正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和习惯养成,少犯错误。目前社会最为敏感的平等诉求 院童兵教授主持国家211工程传媒体制创新 参与华东师范大 校和 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院院长冯绍雷 师都不可等闲视之。中国的文化积淀,有不少落后的因子埋藏在 授主持 教育 部重大攻关课题 俄非传统战略安全,2009年和2010年还参与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主持《2009传媒蓝皮书》、《2010年传媒蓝皮书》课题组。2011年加入 分三六九等,官 之别,贫富之别,一直存在(否则中国文化不至于把“有 大学陈力丹 无类”当作不得了的原则) 授985课题组 直到当下,仍然存在落后的“城乡之别” 方向马列新闻观研究 比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即使政府有应对措施,但生活条件差,在校遭遇歧视,也会影响成长 研究方向:俄罗斯媒体发展、国际传播、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安全 现已 江浦区五里村行知苑小 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 ,听老校长杨瑞清和同事们讲述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事,很感动也很难过。那些冬天里没鞋袜的孩子,他们生活的地方离南京繁华中心只有十几公里。怎样保护 、政治大学、元智大 生的自尊,怎样减少他们内心的纠结,往往不是靠教师慷慨解囊就能解决的。此类事宜细不宜粗,能不能说服班级节俭办事,减少活动开支,让所有的 、淡江大 生都能想到别人的难处;能不能提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玄奘大学、南华大学、至理技术 校制订由班主任掌握的资助或减免名单,形成制度,等 院、亚东技术学院 多次做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 ==著作编辑==1、 无论如何,不让一人向隅而泣。不知为什么 《国际关系与国际战略安全-国际传播角度》 教室里只要有一个学生郁郁寡欢,我就觉得自己的课上不好。台湾秀威出版社,2010年6月2、 不久前某杂志微信刊 《媒体与全球在地化》,台湾秀威 版社,2010年3、 《台湾传媒乱象》,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4、 《全球化下 旧文,内 提及劝教师上课不要用“寡妇”这个词 传媒在地化变局》 防止心理敏感的孩子受伤。台湾秀威出版社,20085、 有读者困惑:诸如此类的事很多 《全球传播与国际焦点》 教师一一关照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6、 《国际传媒英语》 课怎么上?但我认为,只要教师心里有 暨南大 生,办法有的是。出版社,2007年3月7、 比如 《俄罗斯新闻体制革新》 民间轻慢信仰与风俗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8、 《转型中 俚语 俄罗斯传媒》 政治运动留下的伤痕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4月9、 《透视苏俄传媒变局》 家庭不幸的记忆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3月10、 《苏俄新闻史论》 个人遭遇过的挫折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6月11、 《媒介经济学》 等等 译著 都可能给心灵敏感的 南大 生造成痛苦。教师上课说话,能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吗?出版社,2005年6月12、 教师博大 《反恐年代中 胸襟充满仁爱 国际新闻与危机传播》 装得下所有的学生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13 学生的心 《政治传播与新闻体制》 就能装得下世界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 14、 做教师一定要有原则、守常识教师帮助学生 《倾听商界领袖的声音》 是职责,不能要求学生 南方日 “恩” 出版社,2004年1月,25万字 15、 曾有学生在随笔 主编《 提到“父亲又失业了”,我托班主任悄悄地帮了他几回 国新闻理论传播》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00万字。 生考上大学后来信感谢,说其实知道是老师帮他的。术文章: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tin’s Media Reforms and His Ideological Tenden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XVI: 1 2007,USA.我没回信。17、 Media democrat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responsible agent for the Disaggregation of USSR,China Media Research, 3(1), 2007,USA.18、 这个学生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我把喜讯告诉同事时,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欣慰不已(我很看重同事 俄罗斯媒体国有公共服务体制中 这种情感):一个 庭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性与政党性(《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第5期)19、 比这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在信中说:老师,我知道怎样报答 俄罗斯公民 社会 ——这就对了 建设与媒介管理 教师无论如何不要把学生当作“私产” 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1月 否则教育的性质就变了。20、 我和一些有过各种困难 英国广播公司 学生成了对话者 尴尬角色,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4月 21、 我们交流 政府与媒体不应 问题的看法 立,6/1999 我不试图“改变”他们,我努力去想他们选择的合理性。莫斯科大学 《对谈》 专刊22、 我认为,总 俄罗斯媒 而言 与政府角色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 生还是向往美好人间,向往真善美的,这或许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姿态和价值追求。,2003年6月号《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二○○六年四月号23、 教师境界不高,学生 苏俄意识形态变迁 困惑会 统一性和 多;但也存在另 异性,《二十 种可能,即 世纪》香港中文大 生因此学会混世,老师是个乡愿,在他 ,2006年4月24、 俄罗斯广电公共服务制 影响下 形成 《中国广播电视 生群体会庸俗化 刊》2005年5月25 社会化。 虽然一直在一所学校工作 反恐时代美俄国家安全与媒体角色 所带的班级也有不少差异。1987 《当代传播》,2007 我带南大少年预备班 第2期26、 俄国媒体运营体制转型的轨迹 《现代中国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 ,2004 幼,多数来自农村,为了让他们熟悉南京,星 第2 天我常带他们外出参观 27 游玩。 有次在博物院大厅 论市场经济中俄罗斯电视传媒的多元化发展 正向他们讲解,有个 《暨南 生大声往地上吐了痰,我没出声,蹲下,用手帕擦去地上 报》2005年第五期28、 独联体国家传媒在“颜色革命”中 分裂 悄悄扔进垃圾箱,然后低声对大家说:这是城市,要注意;你们以后都会是知识分子的,不能随地吐痰。《新闻记者》,2006年5月29、 我在做这件事时,没抬头,是不想让那位同学难堪。我想的是:他肯定明白了,他们 美国政府与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权利之争- 后想吐痰时能记起我说的话。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深喉”及“特工门”事件为例 也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困难,“教师的样子”最重要。《新闻记者》2005年8月号30、 我认为,只要教师有原则 中国跨国企业并购案与国际传播技巧,《新闻记者》2005年6月号31 守常识 俄罗斯媒体资本运作与政府角色 任何复杂的问题都不难解决;作为教师 《新闻记者》2004年11月号32、 俄罗斯传媒背后的金融工业集团 处置问题不能偏向任何群 《新闻记者》2003年11月号33、 反恐时代媒 。做一件事 在美俄国家安全上的角色 会不会引发负面影响,会不会留下不良后果,要有预估。台湾文化研究月报,2007年1月34、 如时下非常流行 延安农村 “成绩排名次”,对学生的伤害是长 媒体使用情况及媒体社会功能实证研究,《新闻知识》,2006年第2 35、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 。有班主任把“名次榜”公然贴在教室讲台边——这种事做了,还有什么错事不敢做?转轨方向,《新闻知识》,2005年第9期36、 有两位任课教师见到班主任在教室张贴测验名次 美国媒体社会化报导的失衡 先是耐心劝说,劝说他取下之后,再告 《新闻 校方,建议重申校规,以绝效尤——宁可得罪同事,也不违背教育原则。识》,2005年第4期37、 这才是对学生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学校有这样 上海东方卫视在数字化变革中 教师,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人”。品牌战略与竞争力(《新闻知识》,2005年第5期)(核心期刊)38、 学生毕 美国广电市场竞争与产 管理(《新闻知识》,2005 后打电话邀请我聚会,但没留姓名,自称“当年我 第7期)39、 俄罗斯传媒 班上成绩不行,老师不一定记得我”。我回电严厉批评,告诉她:整个班的语文是我教的,你这样说话,不像是我 市场经济中 多元化发展(《厦门大 生,我从没以成绩论人,你的话让我生气——教育要教会自由平等、自尊自强, 生毕业多 报》,2003 ,仍没从“成绩”阴影中走出来,这就是说,我的教育任务没有完成。我因之感到沮丧。无论学生之间存在何种差异——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志趣爱好,等等,都可以忽略,但在一间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成为文明人。学生有教养,“融合”就不是困难。学生友爱,是人生幸事,教师为什么要说“重友情也要重视成绩”?(小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也是很混账的话。)应试教育鼓吹“竞争”,同窗友情变得淡漠。有次进教室,看到有课桌空着,记起这张课桌昨天也是空着的,于是有所不安,问:“他怎么没来?”周围几个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愤怒,发了火:同在一个班,邻桌两天没来,竟然无人关注,这是什么“集体”?这个班有二十多个“三好生”,高一时评上“文明班级”,学生竞选班委颇有豪言壮语,怎么会说一套做一套?那天我严厉批评了半节课,事后听闻有家长到校长那里去投诉老师训学生。他投诉,我不在乎,我在意的是我教的学生是不是正常人!学生如此冷漠,教师为什么不能生气?孔子遇上这种事,也会生气的。希望我的学生“做个好人”教师的职业,要求他眼中看到的是“人”“生命”,而非尊卑贵贱的等级标签。在教室里,我常想,我面对的人,在未来要成为劳动者,要成为父亲母亲,他们要组成“社会”,他们要担负建设新的文明的责任。因此在这个年龄段,教育要培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良好习惯。他的灵魂中应当有这样一些元素:人、人性、生命、仁爱、友情、善良、正直、诚实、坦白……有这样的品格和修养,当他们站立在社会时,就能有公民姿态,有担当。如果我们容忍向青少年灌输“我死之后任凭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的人生观,必将给自己留下无尽的职业耻辱。我希望教过的学生能“走得出去”,“站直了做人”,否则我的工作没有价值。我最怕学生变得庸俗猥琐,我常告诫学生:“你有许多自由,但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价值观出错,有可能无所忌惮地做坏事。1996届毕业典礼上,全体高三教师致辞,大家让我第一个讲(也许他们认为语文教师肯定最能讲),我只说了四个字:“做个好人”。不久前这一届有个班纪念毕业20周年,有学生发言,说一直记得老师的“做个好人”。我说:“看来,至少到目前你仍然还是好人。”大家都笑了。“做个好人”,容易吗?不容易,但也不难。基础教育就是“打底子”,在这个年龄段,文明教养是一点点地聚合的,教师不能大意。学生不敢奢望教师个个都是指路明灯,至少他能找到值得尊敬的教师,有人格魅力,有智慧,有办法的人,让他不至于蒙受屈辱。我在教学中想过,规训重要,比规训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姿态和情感。引导不同环境背景的学生成长,还要注意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教育要培养优雅而有趣味的人,一个群体能关注自我品质,能够追求生活趣味,那么,“文明”就能成为共同追求。教师本人也应当是优雅而有趣味的人,我们社会太缺少这样的人群了。一个成天唉声叹气翻看学生成绩册的教师,一个因学生家庭背景而生出势利眼的教师,一个只知道鼓励学生“拼搏”追求“成功”的教师,他的表情、眼神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噩梦。延伸阅读给学生多“剩下”些有用的东西文/王栋生应当是怀特海说的: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怀特海知名的爱因斯坦重复了他的话,再以后的引用者便把这句话当作爱因斯坦语录了。是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无用?是教师的教学令人厌倦?都不是。现在我们能理解了,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这就是日积月累的所谓“积淀”,当然属于“剩下的”。既然“剩下的”才是“教育”,而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剩下的”只是一点点,那为什么不在学校教育阶段,多教一些能够留住的东西,让他们多“剩下”一些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在成年后对学校教育不存感激,反而对教育有那么多的误解?我想,这是因为“剩下的”太少太少。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因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剩下”;如果教育者目光短浅,那学生就没有未来,也不可能“剩下”什么——当然,也可能剩下的只是愚昧无知和粗野。一些初中名校招生时,很看重学生的各类竞赛成绩,这就让一大批家长长年领着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领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在招生办公室摊开孩子一大堆五光十色的证书奖状,而一旁站着的那个神情木然的孩子,就是他“打造”出的“尖子”。在这类奇形怪状的家庭教育推动下,学校则不能不担负起更重的教育任务。不久前访问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看到小学部课表上也有选修课,其中有“形体课”,很奇怪。校长说,当年学校开办时收进的孩子不少都是小胖墩,老师们忧心忡忡:这样放任下去,不作干预,孩子们今后怎么能有健康的体魄?可是学校有哪门课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学校决定开设“形体课”,于是现在学校基本看不到小胖墩了。比这门课更让学生铭记的,是学校开办时,周围很多居民来开家长会时,穿着拖鞋,抽烟。学校有针对性地做了一次礼仪教育,老师们认真地向小学生解说: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请他们无论如何不要穿拖鞋进校园;如果他们忘了,那就请在大门口套上学校提供的鞋套。——两位老校长告诉我:那以后基本不需要告知了。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学校是庄重的场所,需要讲究礼仪。听了她们的述说,我想到,这一次教育有可能经过岁月磨洗而被“剩下”,当这批孩子以后也成为父母时,他们仍将保持对校园的敬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成人的粗俗无法容忍,但那些粗野的习惯也是“剩下的”,所以当然有必要像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那样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前年,在云南普洱二中看到新建的游泳馆,当时我不解,许多都市名校也没有游泳池,这里为什么要耗费资金建这样一个标准游泳池?校长告诉我:游泳是重要的生存能力,我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游泳;学生在中学应当会游泳,如果现在不教,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了。我觉得他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常看到的“见死不救”,有时可能不完全是人的道德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我在高中问过几个班的学生,会游泳的不到百分之十。为什么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可能因为“高考不考游泳”。所以当他们眼见别人落水而束手无策,所以当他们自己落水之后,才有可能想到“高考不考”的东西不一定没有用。我把这些想法和一些校长交流,也有人认为:学游泳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不能把什么都教起来。我认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态度,就得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教会生存,让他们明白,生命中有比高考更重要的,必须支撑一生的东西。与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和普洱二中不同的,很多学校对学生仪态,对学生学游泳表示不屑,因为这些教育内容并不“显”,不可能成为校长的“政绩”。他们不在意学生以后能否“剩下”些什么,而只在意自己作为校长教师能“得到”什么。南京江浦县五里村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践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在乡村小学工作了30年。某次有位“专家”对我说:“杨瑞清的那个学校学生考试成绩不行,他教学生辨识各种作物的苗,考试会考那个么?”我当然不同意他的话,可是我记住了他说话时不屑的神态。我想的是:同样做教师,职业境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在学生的未来?都市学生学习条件好,考试成绩有可能会略高一点;可是,如果乡村教育不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不培养他们对土地的情感,他们又能“剩下”什么呢?一些来自农村的青年教师曾坦言,上学时不但从不参加田间劳动,考出来后连回乡探亲都不大愿意;更极端的,有些大学生甚至不愿意提到“家在农村”。这样的教育,“剩下的”只会是可怕的东西。不久前和同事们在讨论“教育究竟是什么”时,我说“教育就是接受时嫌多,以后嫌少的东西”——这应当是很多代人的共同感受。既然我们想多“剩下”一些有用的东西,那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思考今天在学校所做的一切。推荐文章○独家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反思应试教育,高招不能再唱过去的歌谣○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3] ○独家·高 ==参 风云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资料==○独家·高考风云 | 上海市格致中学张志敏:应对新高考改革,校长没必要焦虑{{reflist}}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