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843
次編輯
變更
关埠农业中学
,無編輯摘要
'''关埠农业中学'''1958年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 [[ 大跃进 ]] ”运动,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改土深翻”。教育战线上,陆定一在《红旗》杂志第七期发表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明确提出全国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和开办农业中学的两项措施,从理论上指导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农业中学是一种民办的半工半读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既解决学生升学的要求,又为 [[ 农业 ]] 生产准备技术人才。”于是,全国各地大办农业中学。
==办学历史==
处于省尾国角的 [[ 潮阳县 ]] 在教育领域也大举跃进,当年就增办了潮阳县卫生技术学校,潮阳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潮阳县工业技术学校<ref>[https://www.docin.com/p-966719524.html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制度],豆丁网,2014-11-21 </ref>,潮阳县中等师范学校等。除了新办学校,新学年开学的9月份,潮阳第十中学(潮阳四中)办起了勤工俭学班,半天劳动半天上课,很多乡村小学同时增设初中班,俗称“带帽初中”。
除了行政规划之外,其实也跟“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实际情况有关。就关埠来说,全公社只有潮阳第十中学负责中学教育,“十中”的招生名额又十分有限,入学前有严格的升学考试,考得上的毕竟是少数,有大量的适龄 [[ 儿童 ]] 无上学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学习问题, [[ 教育 ]] 领域实行“两条腿走路”,在原有公办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民办”教育。公办教师的工资由政府负担,民办教师的待遇以基层集体统筹,学生入学在生产队扣工分,教师工资以记工计酬,学校不收学费,民办教师不发工资<ref>[http://www.rugao.gov.cn/rgsjyj/gfxwj/content/ea822a92-d981-4901-aabf-f67e2378621a.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6)],如皋市教育局,2020-04-29</ref>。
然后大家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奇缺,没有课桌椅,学生自己解决,没有合适的场所,各村的祠堂都基本利用起来了,只能挖掘各自的老爷宫。教师紧缺就不好解决,一个阶段后,这些初中班不得不进行合并。潮阳教育局也知道这种情况,根据政策顺理成章增设关埠农业中学(以下简称农中),把各个分散的初中班集中起来,教育 [[ 资源 ]] 得到优化,也便于管理。
当年各个学校的条件都有限,如何找到一个可以办学的地方也颇费脑筋。下底村有两处 [[ 清代 ]] 府第,分别办了潮阳第十中学和下底中心小学,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启用。
关埠公社1949年后在田东村“三壁连”办公,这是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座大房子,后来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还是回迁关埠。田东村在小北山山麓镜顶有一处民居,本来是要新创寨的地方,但时间还比较短暂,规模不大。 [[ 政府 ]] 就看中这个地方,通过征收民房,把原来的居民迁移到公社空出来的“三壁连”里安置,镜顶就成为关埠农业中学的校址。
这是一座专门 [[ 设计 ]] 的有整体规划的聚落,中间一座祠堂(留空),左右各有一座下山虎,后边有一排巷厝,前面有阔埕、东西围墙,一排房门朝里的巷厝倒压过来,围墙左右开有两个寨门。围墙外有一坑沟从洋贝牛窟湖经过百亩湖向波头方向蜿蜒而过,作为学校取水用水的来源。聚落后面有三几级梯田状的平坡地,用来种菜或种果树。镜顶聚落面朝东北方向,后背紧靠小北山,前面远处有榕江绕过,属双重过水结构,是一处风水宝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镜顶聚落后面小北山山麓有两棵巨大的古松,生长时间悠久,树身巨大,远在炮台坐船过渡的人往小北山一望,就能见到巨松的身影。
农中老围墙,几乎是唯一的现存物
查明隆庆版林大春的《潮阳县志》,卷六《舆地志·山川》可以看到如下记载:“又北三十里曰麻田山……有木焉,其状如樟而黑理,其叶赤有香,其中空,居之无署。”林大春是潮阳人,本地人编本县志,采访方便,亲眼所见也有可能,这处景点应该可信。麻田山距离镜顶不到一公里,林大春所记载的巨木有可能一直活到现代。
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 政府 ]] 划拨了相应的资产,农中继承了田东村山麓的芒果、橄榄、荔枝、杨梅、黄梅、土竹等果园和2000多亩山地。在田东村、洋贝村交界有一处叫做“百亩湖”的水田,实际面积50多亩,划归农中耕种。镜顶东侧有一处池塘,也归农中养鱼。在山顶还有一处洋贝、树下交界、产权有争议的地方,叫做“大寨纯”,关埠公社陈木源当书记期间(1961-1968)干脆也划归农中 [[ 管理 ]] ,是黄礼乐老师带领一班学生进驻山顶种植30多亩茶的地方,农中停办后产权归关埠公社集体所有,俗称“公社山”或者“公社林场”,也就是后来的知青点。
==建校初期==
有了校址,有了机构,就会有老师和 [[ 学生 ]] 。校长是转业军人上底人黄惠明,教师就由各村办勤工俭学班的人员构成。来自洋贝的黄接明,任教导主任,三年后的1961年9月调任西平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由洋贝人黄接彦接替。来自上底的黄元畅,任生产处主任兼团委,《农业基础知识》老师。来自巷内的林润城老师年纪最大,任总务,两年后,因数路有10多元钱出入,被撤职,由在上仓办学的黄礼乐老师代理,黄老师教数学。本来说好是代理的,每代理完一年,黄老师就向校长辞职,但黄惠明校长信任他,就一直令他代下去,一代就是七、八年。最后,黄礼乐老师坚决辞职,才由留校的第一批毕业生东湖人陈淑娇老师接代。来自石井的叶盛满任团委书记,教语文,工作5年后村 [[ 领导 ]] 看中他,调任玉二村会计。黄踪光老师教政治,负责军训。原奎光书院办补习班的孙汉昌,物理老师。工友:下底人黄顺河,农田负责人,照顾2只耕牛,负责驶田等工作。洋贝人黄谢经,原关埠公社在洋贝村办养蚕场,后割入农中。桥头人黄歌壮,负责厨房炊事,后来增加洋贝人黄连从。
==基础建设==
1958年10月12日,由黄惠明校长带领的第一批人员开始进场,对刚刚搬离的房子进行修缮,以学校的形式进行改造, [[ 教室 ]] 、教室里的配套,教师房间及其配套,学生宿舍及其配套,各个功能处室,厨房,男女厕所等等都需要考虑。一些简单的门窗户扇讲台黑板,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厨房的大炉灶有技术要求的就请关埠建筑队负责。
万事开头难,诸事杂乱,第一批人员的艰辛是很难想象的,黄礼乐老师经常用披荆斩棘来形容。一直到1959年9月,第一批进场人员连续11个半月只有埋头工作、没有领到工资。大家都是年轻人,乡里实行公社化,学校负责伙食,也就无什么牵挂。每月象征性的发2.42元补贴,按月发放工资后补贴每年核定为26元。
经过8周的辛苦工作,1958年12月6日正式开学。叶盛满老师从石井带来了120多人,黄礼乐老师从上仓带来了20多人,黄接明在洋贝、黄元畅在上底带来了30多人,其他学校的学生陆陆续续也来了,总共180多人。编成4个班级,由20多名教职员工共同负责教学教育工作。新办学校,教师积极性很高,学校 [[ 蒸蒸日上 ]] ,很快进入正轨。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