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渗

增加 3,076 位元組, 5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下渗'''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f>[…”


'''下渗'''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f>[https://www.sohu.com/a/589576921_120016954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ref>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ref>[https://www.sohu.com/a/443774310_682874 书写横竖撇捺,展示汉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f>。

==名词解释==

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上,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进入土壤孔隙,被土壤吸收,补充土层缺乏的水分,这种[[过程]]叫下渗。下渗的水,首先满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孔隙向下运动,最后达到潜水面,补给地下水,这种现象叫下渗或渗透。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渗入土壤中的水量,称为下渗率或下渗强度。水在土壤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从地表渗入地下的运动。分子力和毛管力随着土壤水分增大而减小,当水分充满毛管孔隙而达到饱和时,下渗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影响下渗的因素有:降雨强度、地面植被度和植被种类、土壤物理特性、温度和水质等。

下渗率的测定

下渗率在初始下渗时为最大(f0),随时间而递减,最终趋于稳定。稳定值称稳定下渗率fc。这种情况下的下渗曲线又称下渗容量曲线。直接测定下渗容量曲线的方法有同心环法和单管法。测验过程中为保持环内或管内固定水深而在单位时间内注入的水量就是下渗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是一定条件下的单点下渗水量。在径流实验场或径流试验小区,根据实测降雨量(人工降雨或天然降雨)和径流量,用水文分析法可求得一定面积上的平均下渗率。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