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国立东南大学

增加 48 位元組, 5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国立东南大学'''于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办学地点位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今 [[ 东南大学 ]] 四牌楼校区),为中国最早建立的几所国立大学之一。
1921年6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以郭秉文为校长<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2236877/ 校长负责制的提出及内涵],豆瓣,2016-10-23</ref>;1921年8月正式开办招生;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仿行美制,倡导“四个平衡”,以 [[ 科学 ]] 闻名于世,以学衡昌明国粹,以“止于至善”为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149203292_551789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ref>,成为当时中国 [[ 学术 ]] 交流的重镇。
东南大学当时为长江以南唯一的国立大学,与北大南北并峙,同为中国 [[ 高等教育 ]] 的两大支柱。 东南大学在中国大学中最早设立了生物系(秉志)、地学系(竺可桢)、数学系(熊庆来)。1923年南高师正式并入后,学校设置5科28系,学科之齐全居全国之首。学校囿文理、师范与农工商等实科于一体,系科齐全为国内之仅见,堪称当时中国综合性大学之典范。
1927年北伐军攻占南京后,学校整合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来经过 [[ 江苏大学 ]] 、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1988年5月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1988年6月6日举行更名庆典。
==学校简介==
1920年9月郭秉文联合张謇、 [[ 蔡元培 ]] 、王正廷、沈恩孚、蒋梦麟、穆湘玥、黄炎培、袁希涛、江谦共十人,联名向教育部提出"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12月7日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南高师学生全体毕业后,南高师名称即取消。
国立东南大学是一所根据现代科学体系和欧美大学模式构建的多学科综合 [[ 大学 ]] ,焕然更新的办学理念,既继承了三江、两江办学中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理想,又摒弃了原来强调“中体西用”、一味模仿日本的方针,在经受五四洗礼和师法欧美高等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以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新的办学理念,即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的"四个平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郭秉文在南高师的办学主张为学者治校、 [[ 学术 ]] 自由、学生自治。东大成立后,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
===通才与专才的平衡===
一所综合大学,应注重通才与专才 [[ 教育 ]] 的相辅相成、相互调剂,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
===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人文科学和 [[ 自然科学 ]] 的均衡发展,平等对待各种学术思想,提倡学术自由。
===师资与设备的平衡===
既注重延聘国内外著名 [[ 学者 ]] ,又注重学校的基本建设。
===国内与国际的平衡===
藉由邀请国内外学者讲学或演讲的学术 [[ 交流 ]] ,扩大学生视野,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人士。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3,3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