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行易化系统

增加 3,465 位元組, 8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下行易化系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


'''下行易化系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化着,从最初的甲骨文<ref>[https://www.sohu.com/na/433723048_120596511 汉字小时候|一个文字,一段历史],搜狐,2020-11-24</ref>渐渐发展到了小篆<ref>[https://www.sohu.com/a/146069760_301850 书法丨原来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搜狐,2017-06-05</ref>,后来文化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了”汉字”这种说法。

==名词解释==

下行易化系统的激活是通过降低痛阈值来提高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能力]]。这可能在某些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有着一定的意义

痛觉调制

神经递质作为一种信使,在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参与下行易化的神经递质有哪些呢?其实,当人们用一些外源性的物质对下行易化进行研究的时候,参与下行易化的神经递质是什么物质就初见端倪,但要按照检验一种物质是否是递质的标准,从而真正证实它们确实是神经递质还需要一番功夫,这些物质中研究较多的包括谷氨酸和神经降压肽。

谷氨酸可能是大脑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的神经递质之一,其更重要的功能是参与大脑的高级神经和精神活动,这些功能一般是经由NMDA和非NMDA两种不同类型的受体介导的,在此不再详述。将其列为下行易化可能的神经递质的原因就是发现了其在RVM区有着双相的痛觉调制效应。做这方面工作的是卓敏和Gebhart等人。

研究发现,RVM区给予外源性L-谷氨酸在50nmol水平的时候产生一个下行抑制的效应,而将剂量降低到5nmol水平的时候就产生一个下行易化的效应。

卓敏等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在1993年正式提出了下行易化系统的概念,认为机体内存在有下行抑制系统和下行易化系统两套独立的痛觉调制系统,对此我并不完全认可。虽然已经证实了下行易化调节作用的存在,也不否认下行易化系统事实上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但根据研究状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还为时尚早,因为无论在中枢结构、细胞机制、分子机制以及传导通路等等的研究上都刚刚起步,还无法像下行抑制系统那样有着完善的理论和相应的临床实践验证,因此称之为下行易化性调节似乎更合适。

其它

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面上将麻醉动物脑干切断,称为去大脑动物。手术后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强直)。去大脑僵直主要是一种反射性的伸肌紧张性亢进,是一种过强的牵张反射。引起过强的牵张反射,主要是由于中脑水平切断脑干以后,来自红核以上部位的下行抑制性影响被阻断,网状抑制系统的活动降低,易化系统的作用因失去对抗而占优势,导致伸肌反射的亢进。脑干前庭神经核对伸肌反射具有易化影响,损毁这一对神经核则僵直现象立即减弱。如同时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取消了易化影响,则僵直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61,0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