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96
次編輯
變更
剥蚀平原
,创建页面,内容为“ '''剥蚀平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
'''剥蚀平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om/a/592170902_121123819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ref>。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ref>[https://www.sohu.com/na/419245180_120271802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f>。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剥蚀平原(plain of denudation)是一类非[[构造]]平原。是指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由各种外力剥蚀[[作用]]所形成的平地。在这些地区地壳升降[[运动]]幅度不大,上升速度极其微弱,不同年代的河流基本上作用于一个侵蚀基准面上。这类平原根据外力剥蚀作用的成因,可分为、风蚀平原、冰蚀平原、溶蚀平原等。
分类与特
点按外力剥蚀作用的动力性质不同,剥蚀平原又可分为河成剥蚀平原、海成剥蚀平原、风力剥蚀平原和冰川剥蚀平原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前两种。河成剥蚀平原是由河流长期侵蚀作用所造成的侵蚀平原,亦称准平原,其地形起伏较大,并向河流上游逐渐升高,有时在一些地方则保留有残丘。海成剥蚀平原是由海流的海蚀作用所造成的,其地形一般极为平缓,并微向现代海平面倾斜。
剥蚀平原形成后,往往因地壳运动变得活跃,剥蚀作用重新加剧,使剥蚀平原遭到破坏,故其分布面积常常不大。剥蚀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较好。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